- 2022-03-02 16:52:34坚定理想信念 在担当新使命中奋发有为积极作为
- 2022-03-02 16:31:45年轻干部要涵养“三气”
- 2022-03-01 17:27:11疫情防控“抓细抓常” 企业生产“做大做强”
- 2022-02-28 17:10:41从“松柳迎送”中增强“三信”做到“三能”
- 2022-02-28 15:11:15守望乡村,让我们与“农”同行
- 2022-02-26 14:03:21“折柳”寄情蕴深意 “栋梁”接力向未来
- 2022-02-25 19:02:57做坚守本色的践诺者
- 2022-02-24 18:19:06争做“雪容融”式的村干部
- 2022-02-24 18:00:15粮仓“稳稳” 幸福“满满”
- 2022-02-24 17:44:50"惠农"春风吹绿乡村大地 "振兴"之苗破土生根发芽
- 2022-02-24 17:09:43北京冬残奥,向世界展现精彩
- 2022-02-23 22:38:16看“一号文件”,奏响乡村振兴新曲
- 2022-02-23 22:22:04感知历史的温度 延续文化的辉煌
- 2022-02-23 22:08:01青春担当克时艰 同心奋斗勇向前
3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希望,必须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守[详细]
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讲出的每一个字都饱含着对年轻干部的殷切期望。作为年轻干部,我们更应该将总书记的嘱托切实转化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强大动力,涵养三[详细]
春日已至暖意浓,疫情反复使人愁。年关已过,各行各业重焕生机,但疫情输入、反弹情况也愈发严峻复杂,给复工复产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霾,企业疫情防控至关重要,要紧起来、严起来、实起来,为经济社会高质量[详细]
北京冬奥会从开幕式的迎客松相迎,到闭幕式的折柳寄情谊,让我们感受到中式浪漫的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大国力量和深厚底蕴。在文人骚客笔下,松柳是精神意象,在实践担当中,松柳更是经验方法。我们要如松如[详细]
魏晋时期著名诗人陶渊明曾在《时运》中写到:有风自南,翼彼新苗,这句既可以描述春季南风像鸟张开翅膀一样覆盖新苗的美景,也同样适用于今天中国农村充满希望和机遇的新气象。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于22日正式[详细]
近日,北京2022冬奥会圆满落下帷幕,从雪花火炬到中国结,从迎客松到送客柳,闭幕式上的每一幕,都诠释了不一样的中国式浪漫。其中,折柳的环节以柳寓留,最易破防,在表达对各国运动员无限留恋的同时,更展[详细]
近日,江苏省委省政府调查组发布丰县生育八孩女子事件调查处理情况通报,对丰县县委书记、县长等17人进行问责处理,向社会公布了真相,向我们敲响了警钟。这充分体现出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人民就是江山、江山[详细]
雪容融,是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的吉祥物,其以灯笼为原型进行设计创作,代表收获、喜庆、温暖和光明。雪象征着洁白、美丽;容寓意包容、宽容、交流互鉴;融意喻融合、温暖,相知相融。作为一名基层村干部,应[详细]
春回大地万物苏,春耕备耕正当时。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出台,指出要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驰而不息重农强农的坚[详细]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美好的愿景都要在春天计划好。雨水已至,农民们刚迎来了贵如酥油的绵绵春雨;惊蛰未起,乡村大地又收到了党中央国务院送来的惠农春风。2022年2月22日中央一号文件发布,为农业农村带来了[详细]
随着北京冬奥会的闭幕,中国残奥代表团正式成立。代表团总人数217人,其中运动员96人,这是我国参加冬残奥会以来,代表团规模最大、运动员人数最多、参赛项目最全的一届。代表团的参赛目标是:向世界展示新时[详细]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这是新世纪以来第19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文件突出年度性任务、针对性举措、实效性导向,扎实有序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使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详细]
近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印发《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为新时代增强文[详细]
青年有担当,国家有力量。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中国青年挺身而出,勇挑重担,成为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生力军,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突击队。他们坚实的信仰、扎实的脚步、热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