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大脑”让电梯当上“报警员”——公共电梯安全筑底三年行动成效明显
“亲爱的居民朋友,请不要惊慌!我们已得知您在9号楼4单元电梯被困,救援人员正在赶往现场,请耐心等待!”日前,阳光一品小区物业管理人员在接到系统报警后,迅速通过手机APP与被困人员进行语音通话,确认具体情况。 据物业管理人员介绍,这是全市最新安装的电梯物联智控系统。该系统通过24小时实时监测每部电梯的运行状态,能够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发出警报。系统不仅能够自动报警,还能同步将困人工单发送至维保人员,确保救援工作迅速展开,最大程度保障居民安全。 蒋阿姨在阳光一品小区已经居住多年,对于近年来小区电梯安全管理的提升深有感触。她告诉记者:“以前大家总是担心电梯出问题,尤其是困人事故,觉得没人及时发现和处理。现在有了这套物联智控系统,不仅物业能实时监控,维保救援人员也能第一时间赶到,居民们的安全感和幸福感都大大提高了。 蒋阿姨口中的电梯智能报警平台结合了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不仅能够在液晶屏上实时显示运行里程、载人数量、运行时间、开关门次数、遮挡门行为等数据,还能在检测到电瓶车入梯、电梯故障、不文明乘梯行为时及时发出警报,将传统的电话求救、人工派单的应急处置方式转变成了实时检测、系统自动派单的智能化方式,处置更及时、更高效。 电梯作为群众日常上下楼的重要设施,其安全运行牵动着每个人的心,如何做好电梯的日常维保和应急处置始终是城市发展中的重要议题。2023年年底,我市启动公共电梯安全筑底三年行动,提出到2025年底,全市公益性服务场所和住宅电梯全部完成在线管护改造,城区应急救援响应时间不超过30分钟。 据了解,目前,我市为全市5711台住宅电梯全面加装物联网智能监测设备,监测数据实时联通市场监管、住建、消防、属地、物业、维保等各涉电梯管理主体,构建基础信息全面共享、风险隐患分类推送、处置情况跟踪督办、应急响应分级组织的全域在线管护新格局。同时,2024年起,对全市423台投入使用10年以上或者故障率高且在2年内曾出现过锁梯困人、破拆救援、火灾事故、钢丝绳断裂等重大安全隐患的电梯实施安全评估,排查出严重隐患电梯75台,一般隐患电梯348台,其中,401台电梯已完成除险修复。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线管护体系不仅大幅扩展了电梯“智慧大脑”的应用范围,通过引导电梯使用单位购买电梯综合管护保险,由保险公司对电梯安全、电梯维修、电梯养护等三项责任实施打包式托管服务,并对可能由电梯事故造成的第三者损失等进行兜底赔付,有效解决了物业与维保单位不作为,套取业主资金等突出问题,节约管养成本15%到30%。电梯内流媒体商业运营收益、拓宽电梯管养资金保值增值渠道、实施政府引导性补贴等措施,也提高了电梯运行管理、维护保养、维修除险、保险购买等方面的资金投入水平,实现安置小区和保障性住房电梯管养业主零支出,商住小区电梯管养费用下降约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