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一汪碧水长流惠民
3月22日是第三十三届“世界水日”,济川街道耿戴村的两位“银发河长”于祝君、季玉生沿着刚整治完成的六组七组庄河支沟巡查。这条直通耿戴中沟的河道,见证着两位老人用岁月沉淀的智慧守护一河清水的动人故事。 时针拨回1976年寒冬,耿戴村村民挥锹掘土,一锹一锹挖出了绵延1.6公里的河道。为追思那年相继离世的老一辈革命家,这条凝聚着集体智慧与汗水的中沟被赋予了特殊使命——“继承中沟”,当年村民沿河种下紫杉、铁杉、水杉,四十余载光阴流转,水杉林已成为村庄的绿色地标。 “水杉根系发达能固土净水,这是老一辈留下的生态财富啊!”于祝君抚摸着斑驳的树干感慨。然而前些年,部分村民为图小利砍树种菜,农药化肥污染导致河道生态受损,这一幕深深刺痛了两位老人的心。 面对岸坡被开垦、河道被污染的困境,2016年成立的“民间河长”队伍中,于祝君、季玉生等一批“银发志愿者”主动请缨。他们发挥人头熟、威望高的优势,挨家挨户宣传河道保护法,将“板凳会”开到村民家中。 “老于他们上门做工作,大家伙都听劝。”村民卢勤芳说。通过“六位一体管护队”机制,昔日破坏者变身守护者,河道两岸重现生机。 在银发河长的推动下,耿戴村实施庄河整治工程,拓宽河道与蔡港河连通,形成自然水系循环。如今沿河漫步,木桩护坡整齐美观,法治长廊与休闲广场相映成趣。“改道后的河道成了村民散步的好去处,早晚都热闹得很。”村民肖迪山笑着点赞。更令人期待的是,村志典故宣传节点正在打造,水杉大道改造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 “目前已完成河道木桩护坡、绿化节点、打造法治长廊、休闲广场建设,工程进度已完成90%。当前正在进行青砖矮墙建设,后续将进行道路铺设,完成扫尾工作,预计4月底完成工程打造,将呈现‘杉韵文化’新景观。”耿戴村村委会副主任、村级副河长戴蔚介绍。 “要把水杉故事讲给年轻人听,让生态理念代代传。”于祝君、季玉生等银发河长不仅巡河护水,更主动搜集水杉栽植历史,参与村庄规划。在他们的建议下,村委会已完成16800平方米绿化补栽,将中沟打造成“绿色长廊”。这种“银发担当”正激励着更多村民参与治水,让耿戴村的“红色乡愁”与“绿色财富”永续传承。 据市河长办统计,目前全市共有1800余名河长,活跃在全市长江、骨干河道、441条中沟和3999条庄河上,他们与于祝君、季玉生这样的民间河长共同编织着水清岸绿的生态网,用脚步丈量河道,用行动诠释担当,让一汪碧水长流惠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