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泰兴网欢迎您!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泰兴新闻 > 正文

张桥镇西桥村:“连”千民心 “谋”村庄兴

2025-03-21 浏览次数:

日前,在张桥镇的西桥轧辊厂,工人熟练地操控遥控器,将300多公斤的轧辊运输到货车上,这批轧辊即将发往印度。

自投产初期,西桥轧辊厂始终坚持“质量为王”的理念,不断加强与本市优质农业龙头企业合作,推动产品技术的迭代更新,成功抢占国内外市场份额。自1996年起,该厂的轧辊产品已畅销全国,并在1999年走出国门,热销印度、日本、意大利等国家。作为全市唯一的村办集体企业,它不仅提供了80多个就业岗位,有效促进了当地就业,而且在这批工人中,还特别吸纳了30名残疾人,为他们提供了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来源,从而解决了他们的生活保障问题。近30年来,企业从利润中累计投入3000多万元用于村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值得一提的是,西桥轧辊厂的前身曾是一家生产洗衣粉的化工厂,因环境污染问题而主动放弃,改建为轧辊厂。多年来,该厂始终紧跟环保要求,不断升级产品, 1998年将所有的冲天炉换成中频炉,并投入数百万元资金购置废铁回炉设备、除尘装备等。

“稳中求进是我们厂发展的总基调,踏踏实实、扎扎实实把产品质量提上来,经营效益自然就逐年增长。今年我们还打算投资100多万元用于升级更先进的制造装备。”张桥镇西桥村“第一书记”吕虎介绍。

市西桥轧辊厂工人匡洪辉表示:“西桥轧辊厂为我们西桥人提供了稳定的工作和收入,作为西桥的一份子,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西桥的发展添砖加瓦。”

作为我市首个“国家级生态村”,西桥村近年来积极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绿色发展、共同富裕为主线,成功开辟了一条高效、生态、可持续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移栽时要摘掉枯叶子,可以防止浇水后腐烂和细菌感染。”在西桥村返乡新农人刘晶的多肉大棚里,刘晶正悉心指导顾客如何照看多肉。刘晶在2013年从国企辞职后回乡创业,得到了村里的大力支持。经过多年的发展,他的多肉产业年收入已达20多万元。“在种植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不少难题,但村里积极联系农机站专家,通过专家的指导,逐步解决了水肥、农药使用等问题。目前,我们正在规划小番茄的种植,并计划引进新的品种和技术,以提升经济效益。”刘晶表示。

西桥村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人心齐、泰山移”的道理,振兴不仅带来了收入的增长,更带来了村民观念的更新和共同参与的热情。吕虎表示,今年,将继续开拓思路,努力创新,以党建为抓手,努力推进西桥村村级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力争在“十五五”规划内,建成西桥生态观光园,把西桥村打造成苏中生态村、农业观光休闲村、高效农业村,形成生态佳、环境美的生态高效、观光休闲农业发展基地。通过10年左右的努力,力争建成全国乡村生态观光休闲示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