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泰兴网欢迎您!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泰兴新闻 > 正文

“高标准”建管 绘就良田好“丰”景

2024-12-16 浏览次数:

日前,在分界镇滕兴村的一处高标准农田里,农技专家、种植大户、村网格员共同巡看田块。该田块按照种植大户的种植安排,特别修筑了硬化田埂,把农田分隔成两个区域,一侧的早稻完成收割已播种小麦,另一侧的晚稻新品种垂下稻穗,即将收割。这样的设计,满足了种植大户种植不同稻麦品种的同期水肥管理需求。

“改造前,农田稻产量800斤/亩,小麦500斤/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后,好年景稻子可达1400斤/亩,小麦1100-1200斤/亩。”种植大户刁晓军兴奋地向记者介绍。

农田怎么建、怎么管,种植大户、农民群众最有话语权。在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分界镇充分听取农民意见,确保建成后好用管用,指导各村组派出村民代表监督工程进度,随时向专班反映问题,竣工验收前,还从水泵位置、沟渠宽度、排灌条件等角度,邀请相应流转地块的农户签字验收。今年以来,分界镇共新建高标准农田2200亩、改造提升1万亩。

分界镇农村工作办公室主任张馨介绍:“高标准农田建成后,资产将移交村居管理,登记为经营性固定资产。我们将指导村居建立完善的管护制度和网络,安排专人定期巡查,汛期加强频次,确保水利设施功能完备,服务于民,保障粮食增产增收。”

丰沃农田一望无际,道路沟渠紧密相连。我市坚持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抓手,打造了一批集中连片、设施完善、水利配套完备的高效农田,改善了农田灌溉耕作条件,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近年来,我市围绕提高建设标准和质量,持续强化投入保障机制,多部门协同配合,支持农民参与,探索高标准农田建管结合的长效机制。

过去的田块,条条块块不规则相接;如今农田成方连片,灌排设施齐全。在张桥镇褚陈村高标准测试方田块,自动田情监测设备正在运作,该设备具备自动采集、分析、上报田情墒情功能,相当于为田间地头装上了“智慧大脑”,物联网+大数据采集,让田间管理更加精准高效。

“我们流转了370亩田,实行稻麦轮作,种植的是优质品种。如今田间道路和灌溉渠道都经过政府大力改造,变成了硬质路面和渠道,大型农机进出方便。十几年来,我们承包的田地水稻最高产量可达1300斤左右。”褚陈村种植大户戴跃民说。

高标准农田是推进粮食安全生产的最大“底气”。为了打破村民对高标准农田升级后的归属顾虑,在完成农户家庭承包的土地数字化登记后,征得农户同意,褚陈村将土地经营权入股到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高标准农田建设后,褚陈村推动承包权不变、经营权适度集中,平均每亩土地年租金由800元增长到900元左右,土地租金增值收益部分按1∶9的比例分配给村集体和发包村民。

张桥镇褚陈村村委会副主任鲁鹏介绍:“我们村委会引导农户或种植主体,按田亩租金的10%缴纳管护资金至村集体账户,专款专用。同时,结合商业保险,制定农田综合保险方案,吸引金融保险行业参与高标准农田的后期管护,探索市场化管护新模式。”

高标准农田“三分建、七分管”。我市抢抓春播前、夏收后、秋收后三个农田建设“黄金期”,以田块“小并大”整治和地力提升为主,全面配套灌溉排水、田间道路、生态保护等措施,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吨粮田”,着力推动形成“建设、运营、管理”一体化长效机制,不断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提高全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筑牢粮食安全根基,积极鼓励发展“大田托管”“田管家”等规模化经营、标准化服务,通过建好管好高标准农田,让粮食生产不断实现降本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