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说村里有人吵架还报警,就立马赶过来了。本就是家庭琐事,多大点事啊,值得这样吵来吵去吗?”近日,在根思乡双联村,正吃着午饭的退休老教师叶金城听说村里两户人家闹矛盾,放下碗筷就跑了过来。 一番劝说后,两户人家见他说得有理,也就借梯下楼,握手言和。这是双联村乡贤化解邻里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的真实故事,也是发挥乡贤作用、参与乡村治理的成功案例。 乡贤是指在农村四里八乡有一定名望威信、德高望重的人,比如退休教师、机关干部、创业成功人士、致富能人等。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乡贤在乡村社会建设、风习教化、公共事务中,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此,近年来不少地方高度重视乡贤的社会作用,挖掘和重构乡贤文化。双联村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乡贤助力”新模式,激活乡贤资源、凝聚乡贤智慧、汇集乡贤力量,让乡贤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新动力,助力乡村治理全面发展。 创造条件,优化服务,是让乡贤发挥作用的关键所在。近年来,双联村建立“1+N+1”联系乡贤模式,即1个乡贤理事会,多名党员联系1名乡贤,引导乡贤参与优化完善乡村治理机制,推动形成文明乡风。同时,实行“支部牵头、乡贤带头、群众参与”的模式,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产业发展体系。开设“乡贤课堂”,开展农技培训、政策宣传等活动30余场;实施“乡贤结对帮扶”工程,采取一帮一、一帮多的方式,引导20余名乡贤与142名困难群众进行结对帮扶,激发乡贤参与家乡建设的积极性,提升村民专业技能与致富水平。为了让家乡变成美丽宜居“温暖”的新农村,乡贤们在党支部的领导下,积极带头参与“六位一体”环境整治,打造“北庄庄台”红色观光基地,为群众提供了学习、娱乐的一体化志愿服务。2022年以来,乡贤理事会开展各类公益捐助活动12余次,20余名乡贤与16名困难学子建立“一对一”助学帮扶,惠及群众90余人。 基层治理的落脚点在于百姓,为民办实事始终是基层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对此,乡贤理事会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围绕“七有”“五性”需求,通过利用微信群、公众号等线上、线下平台广泛征集村民意见、收集村民需求,按照权限范围,梳理出代办“服务事项清单”100余个,建立工作“项目清单”60余个,责任到人,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逐一完成,确保“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条条落实、件件落地、事事见效,增强了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广大村民在项目落实中感受到实践活动的效果。 同时,双联村十分注重发挥乡贤在协调化解矛盾、宣传政策法规、联络民情民意等方面积极作用,广泛吸收“五老人员”(老党员、老干部、老军人、老教师、老模范)担任“乡贤调解员”,充分发挥乡贤“地熟、人熟、事熟”和群众信任基础优势,建立乡贤调解制度,进一步完善了乡村自治、共建、共享新格局,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去年以来,共参与调解纠纷17件,调解成功率100%,“乡贤调解”已成为双联村推进乡村治理的一张靓丽名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