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泰兴网欢迎您!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泰兴新闻 > 正文

机器换人,加速工业迈向“智造”

2020-01-17 浏览次数:

  (记者 周冰 通讯员 孔源)日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发布了“2019年江苏省示范智能车间名单”的通知,我市长虹三杰新能源有限公司的高容量锂离子电池制造车间,济川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的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制造车间榜上有名。

  据了解,省级智能车间的申报认定,要求企业符合智能装备广泛应用、车间设备互联互通、生产过程实时调度、物料实现自动配送等12个条件,例如:自动化生产线、机器人等自动化、智能化生产、试验、检测等设备台套(产线)数占车间设备台套(产线)数比例不低于70%;生产过程广泛采用二维码、条形码、电子标签、移动扫描终端等自动识别技术设施;车间物流根据生产需要实现自动挑选、实时配送等。

  虽然“高大上”,但其实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以前只能在电影里看到的机器人,早就在我市不少企业的生产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泰州纳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由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博士团队发起创立。公司分布式储能锂电池项目一期总投资3.1亿元,新上3条全自动锂离子软包电池生产线,形成年产3.6亿瓦时锂电池的生产能力。为加快企业智能化生产步伐,2015年12月起企业开始实施锂离子电池生产车间智能化改造,历时两年整,总投资2000多万元。经过智能化改造,3条锂离子电池生产线全部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上287台生产、试验、检测设备的自动化、智能化比例达100%,设备联网比例达100%。

  “通过智能化改造,公司配料工序由传统手工加料模式增加为全自动上料系统,通过电脑来控制各个物料的配比重量,精确度由以前的几百分之一控制到目前的千分之一以内。而焊接线的工序,由原来的成型到现在的封装完成16道工序,统一由一条焊接线来实现。”纳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小龙介绍,目前,企业已缩短产品上市时间15天,流动资金周转周期减少3天,库存周转率上升30%,企业生产能力逐年提升,产品技术指标性能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离纳新新能源不远,万基传动科技有限公司内也是一片繁忙,各个工序按照加工时间前后由南向北依次排列,在信息化技术的合理推动下,从进料、精工到磨齿再到总装几乎一气呵成。让人印象更为深刻的是总装组,只见一座高大的自动化智能立体仓库赫然屹立,仓管员陈菊芬只需轻轻一点手中的仓库电子终端,各类加工好的零备件就迅速被调运到面前,由工人“自取所需”进行组装。

  万基传动减速电机车间自动化智能立体仓库近3000个货位,存储着上百万个零件。“我们运用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提交到WMS仓储管理系统上面,它就自动以托盘为单位,将需要的零部件送出来,大屏幕上会显示零部件名称和数量。”陈菊芬告诉记者,以前各个配件的生产零散分布在不同地方,需要用车运来装去,一个系列产品最起码要一个多月才能生产出来;现在集中在一处,只需要15至20天,产能提高了一倍。

  从简陋厂房到现代化车间,从人工操作到智能化生产,近年来,我市加快推动传统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实施技术改造,引导企业开展更大力度、更宽领域、更高层次的智能化技术改造活动,智能化、高端化、集群化、绿色化水平不断提升。特别是近三年来,我市新竣工的机电产业项目中,有80%以上都应用了智能化设备。目前,我市机电行业规上企业生产设备数字化率为40%,自动化流水线160套,工业机器人200台以上。2019年,全市实施重点智能化改造升级项目56个。

  面对传统增长动能衰减和新动能蓄势不足“双碰头”阶段,招工难、用工难、融资难、研发难、盈利难等问题比较突出的局面,今年,我市一方面将实施“互联网+”工程,依托产业链构建创新链,以骨干企业软件研发中心和离岸科技孵化基地为支撑,以智能制造和服务型制造为突破,培育发展数字产业;另一方面,将实施“+互联网”工程。呼应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的产业组织新特征,组织实施“企业上云”工程,鼓励有条件的规模骨干企业开展工业云、大数据、物联网应用试点,推动基于互联网的大规模个性化定制,促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力争到2021年,规上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超过50%,累计创建示范智能车间20个,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5个,专题诊断300家,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300台。同时,为推进以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标志的智能制造,我市将以高性能数控机床、多轴联动加工中心、智能仪器仪表等为重点,大力推动企业核心装备升级换代,重点推进上下料、物料搬运、电弧焊、高温切割、装配、检测等生产环节上机器人的广泛应用,全面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优质率。今明两年,将每年重点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40个,确保新增工业机器人100台,省市示范智能车间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