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泰兴网欢迎您!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泰兴新闻 > 正文

“砥砺奋进的五年”专栏——创业就业双轮驱动 促进城乡居民增收

2017-09-28 浏览次数:

  (记者 李鑫 邱静)这几年,要说最热的词,当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五年,我市也迎来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好时机。在泰州“创业富民30条”、我市"促进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三年行动计划"政策激励和扶持下,我市产业形势持续向好,创业主体增加,就业岗位增多,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  

  位于黄桥镇乐器产业园内的华歌乐器,去年2月份开工建设,仅用一年不到的时间就建成投产。目前已经接到6000多只吉他订单。乐器之乡黄桥,号称“中国提琴产业之都”,拥有各类乐器生产企业230多家,全镇年产各类提琴产品70万只。华歌乐器有限公司负责人殷鹏告诉记者,背靠“提琴之都”良好的发展态势,殷鹏的创业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殷志荣是黄桥镇溪桥社区人。过去,在凤灵乐器厂上班,一直做到了车间主任。2005年,他毅然放弃企业给予的高薪待遇,投身到创业大潮中。殷志荣告诉记者,这一切都得益于黄桥镇乐器产业的蓬勃发展。如今,随着琴韵小镇的开发,整个乐器产业链逐步形成,殷志荣的公司美音乐器乘势而上,生产的木制吉他、小吉他、尤克里里、儿童吉他等产品远销国内外,全厂每年产值都在2400万左右,发放工人工资七八十万。

  五年来,黄桥镇乐器生产企业由40多家增长到90多家,乐器配件加工企业由50多家发展到现在的110多家,就业人数从9000多人扩大到2万人,从5年之前平均年收入4万多,到现在达到6万元,从家庭作坊占多数,到现在形成了制作销售、乐器文化等完整的产业链。2016年乐器产业全年国税开票达到20.7亿元,占到全镇经济总量的20%。黄桥乐器文化产业园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钱富民告诉记者,现在整个乐器产业链都比较完善,而且通过对乐器产业系统的规划和科学的安排,做好人才的培育和创业富民各项平台的建设,将使乐器文化产业成为黄桥镇创业、就业的摇篮和致富百姓的聚宝盆。

  今年,我市提出了“五大行动”,绘出三年富民增收路线图,其中富民产业发展行动已经初具规模。作为我市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领头羊——远大家俬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至目前,远大家俬61个编藤加工网点共吸纳3700多名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去年发放工人工资8400万元。

  姚王镇王家堡村远大家俬加工点是王家堡村为村民增收搭建的平台,也是远大家俬第一批设立的厂外编藤点。几年前,为了解决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村里和远大家俬签订了合作协议,成立了两个编藤加工点,村民们只要有空,都可以来加工点打工挣钱。

  另外,远大集团还充分利用闲置厂房、废弃学校和空闲住房,广泛设立家俬编织培训点和加工点。飞扬家俬是五年前远大家私在宣堡设立的分厂,五年间,该分厂从原先的一万平米的标准厂房,53名工人,到2014年增租了1万平米的厂房,员工80多人。而且最近两年,飞扬家俬屡屡扩招,产值逐年翻番。飞扬家俬厂厂长顾青峰说,预计2017年下半年至2018年上半年,除现有的厂房面积以外,在宣堡工业园区,将再建设一栋5万平方米的厂房,预计产值达到1个多亿,就业岗位增加100多个。

  近5年来,我市建成创业孵化基地24家,新增创业6万余人,创业带动就业20万人。今年上半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0150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594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827元,比上年同期增加787元。市公共就业服务中心主任陈永忠 说,他们将强化政策兑现,推进各项富民政策落地生根,重点在帮扶大学生等五大重点群体创业扶持中抓落实、见成效。强化精准培训,把创业培训班办到乡镇、街道、村、社区、学校等基层单位。为创业者提供专业、高效、便捷的服务。强化载体建设,指导创业孵化基地为入户企业实行全方位跟踪扶持服务,提高创业孵化成功率。强化宣传发动,在全社会营造创业至上、致富光荣的良好氛围,让广大群众共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编后语:安居乐业,关键在于“业”。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幸福生活。面对发展新常态,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我市以创业带动就业,创业环境不断优化,建立面向普通人的创业服务平台;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利好政策不断出炉,让广大群众有业可就、有业可创、有钱可挣、有家可安,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一个个创业和就业的佳话,飞扬着劳动者的梦想,也见证着我市聚焦富民奔小康的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