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伦 通讯员 袁进生)“上”字型的19层行政办公楼,长100米、高6米的医药文化浮雕,展示古人采药、制药、卖药千年历程的青铜雕塑场景园,整合声、光、电技术于一体的企业文化展馆……走进济川药业集团,扑面而来的是浓郁的文化气息。 上世纪九十年代,济川药业还是一家负债1790万元的亏损企业。15年转瞬过去,济川已跻身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位居第46位,去年销售收入达28.6亿元。当世人惊讶,甚至怀疑三年翻一番的“济川速度”时,公司董事长曹龙祥回忆说:“在一个人心涣散的状态下,谈企业的扭亏为盈和发展壮大等于痴人说梦。” 面对烂摊子,济川从企业精神和员工文化入手,开启了企业“谷底爬坡”的征程,提炼出“同舟共济,海纳百川”的济川精神。曹龙祥是这样阐释济川精神的:“‘同舟共济’寓含济川人对内倡导齐心协力、同甘共苦、勇往直前的团队精神;‘海纳百川’彰显济川人对外善于接纳新思维、新人才、新技术的博大胸怀。”在这一精神的引领下,1998年,企业创造销售增长117%的奇迹,并一次性通过了国家GMP生产资格认证。 如今,秉承“同舟共济,海纳百川”的企业精神,济川的企业文化正日益内化为4000多名员工向上的精神力量,驱动济川加快“培植百亿规模、争先百强企业、铸就百年品牌”步伐。 在济川企业文化的展厅内,一个讲述蒲公英传说的全息投影“HOLD”住了参观者的眼球,故事将蒲公英消炎的功效赋予传奇色彩,同时也打响了济川“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的品牌,仅这一产品今年有望实现销售10亿元。 2001年,济川进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先后兼并收购了市医药公司和江苏天际药业,拥有9大系列180多个国家准字号药品。 随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济川人清醒地认识到制度的重要性,提出了“一个创新、两个管理、三个系统、四个提高”的“一二三四”管理理念。 建立了科学完备的企业管理制度体系,是不是企业文化就是多余的呢?曹龙祥说:“在企业管理中,制度和文化同为一枚硬币的两面。制度代表刚性,文化代表柔性,两者相辅相成且缺一不可。”为此,济川提出了“构建和谐济川,共创‘五感’,提升‘三力’”的企业文化理念。构建和谐济川,即建立和形成“团结协作、和谐融洽、稳定有序”的内部良好关系;共创“五感”,即共创“归属感、成长感、成就感、自豪感、责任感”;提升“三力”,即提升“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 “一个好的企业离不开一个好的领导,一个好的企业离不开一个好的文化”,2011年1月13日,省委书记罗志军在参观济川药业集团后深有感触地说。 2009年,清华大学对济川企业文化进行了梳理、提炼、创新,形成完整的体系,编制企业文化手册。济川文化逐渐成为做大做强做久企业的宝贵资源与内在动力。 为做大企业文化这篇文章,济川人还将文化的触角由产品、产业向企业党建延伸,形成了“党组织与企业员工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力”为主题的非公企业党建文化,去年被江苏省委组织部命名为曹龙祥“同心工作法”,作为全省9个基层党建工作法之一向全省推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批示:“做法很好,值得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