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高沙土在我市占有70%以上的面积。这种土壤的特征就是漏水跑肥,投入大、产出低。六十年来,我市百万人民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借助高沙土整治相关政策,几代人矢志不渝地努力,终于使高沙土低产田变成了稳产高产粮田。 十多年前,分界镇千亩冬枣园就是长生万亩低产田改造的主战场,以粮还贷的低产田改造模式就从这里走向全国。 1996年,当时的长生乡在我市水稻种植面积最少,不到全乡耕地总面积的40%,关键是因为农田基础太差,无法解决农田排灌问题。现分界镇生产助理、当年的王楼村党支部书记丁林海对于当时的农田面貌记忆犹新。他说,原王楼村有土地面积2000多亩,真正能够实现稻麦两熟种植的只有600多亩,土地产出比较低,当时的现状是高垛田比较多,废沟塘多,基础设施差,群众呼声比较高。 根据群众的呼声和要求,1996年秋播之前,市委、市政府作出决定,采取政府贷款、财政贴息、农民出工、以粮还贷的新思路,加快长生乡低产田改造的步伐。原长生乡人民积极响应,在半年时间内,29个村先后出动劳力10万人次,完成土方200万方,改建扩建各类桥涵闸渠等建筑物8684座,投入资金达到558万元。在以后的3年中,长生乡低产田项目区群众用增加的粮食效益还清了工程贷款。 分界镇蔡楼村村民丁帮智告诉记者,通过低产田改造,现在的农田实现了田成方、渠成行,各类的田间配套系统到位,农民对政府的低产田改造比较满意,改造后小麦产量为500公斤,水稻产量700公斤,是过去的两倍。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市一度时间是粮食购进县,每年都需要从高邮、宝应等地调购粮食来解决群众的温饱问题。关键是水稻面积少、产量低。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开始,我市各地纷纷对高沙土中低产田进行改造,拉开了全市旱改水工作的序幕。 上世纪八十年代,各地继续对农田基础设施进行配套完善。九十年代以后,国家对我市高沙土地区农田整治提供资金资助,各地低产田改造工作达到了高潮。 自1994年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以来,至2008年,我市累计立项开发65万亩土地,总投资2亿800万元,累计完成各类土方2400多万方。新建各类渠道建筑物23776座,新建桥梁108座,新建电灌站138座,修建机耕路756公里,修建硬质衬渠1000多公里,农业综合开发的实施为我市农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加强,使高沙土低产农田成了高产稳产农田,我市不仅甩掉了粮食购进县的帽子,而且每年向国家出售余粮30多万吨,为国家粮食安全工作作出了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