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至今的60年里,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变化也改变着千千万万家庭的命运,邓振和就是其中的一个。 来到黄桥镇邓振和老人的书房,看到最多的不是书,而是一摞摞陈旧的录像带和一张张标有编号的光盘。老人告诉记者,这些都是他自己录制收藏的,里面记录着几十年来他们这个大家庭中发生的每一件有意义的事,以及家庭的每一次聚会。 黄桥镇文江路50号居民邓振和说:“自己回过头来看看,我这样的家庭是怎么得来的,这个幸福是从哪里来的?要想到这一点,始终不能忘本。” 邓振和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有兄弟姊妹八人,解放前家境十分贫寒,身为长子的他被迫去替人做工。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在当地政府的照顾与帮助下,邓振和在古溪粮管所谋得了一份能养家的差事,一大家子人的生计也算有了着落。然而,他最大的心愿就是想让年幼的弟妹们能念书学文化。 邓振和说:“我本身是小学,五年级就出去学做生意了。我们几代人吃的旧社会的苦,没有文化。因为我们已经跟不上时代了,但是一定要尽到责任。” 为彻底改变家族命运,邓老无论付出多少艰辛都坚持供弟妹们读书。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只要一谈到家里的大学生,邓老就非常自豪。 邓振和感慨地说:“现在每一个家庭都有大学生,多的人家2个,甚至有3个的,有博士、硕士、有在外国的。大概包括我们平辈的有接近20个。就冲这一点,我怎么说也不能忘记共产党。” 在这样一个大家庭里,邓老赢得了所有家人的敬重。几代人相亲相爱,生活和睦幸福。老人自己也练起了书法、拉起了二胡,惬意地享受晚年幸福生活。 他表示:“‘饮水需思源,幸福忆党恩’,我概括了这10字,现在来回顾解放60年就不简单,我们这家庭60年的大变化,幸福从哪里来的?幸福怎么能忘记共产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