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泰兴:科技兴农,种业“芯片”赋能希望田野
民以食为天,粮袋子、油罐子从来都是分不开的,一粮一油,既是家庭小事,也是国之大事。粮油种植能行稳走远,离不开种子“芯片”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泰兴市以种质资源开发利用为切入点,抓牢粮油作物安全生产,积极迭代农业发展理念,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在泰兴市老龙河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农技推广中心粮作站副站长栾书荣正在跟合作社负责人黄英杰共同踏田查苗情,去年5月,合作社引进了最新的小麦品种镇麦23,与江苏金土地种业公司达成了1000亩的“订单生产”。泰兴市老龙河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黄英杰介绍:“新品种相比其他品种茎杆要矮,穗形大,抗倒伏能力强,产量也高。” 种优则粮丰,种子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粮食的产量与品质。近年来,泰兴市积极开展良种繁育和推广,成立农业科技示范小组,将最新的科技成果转化为农民手中的“金钥匙”。目前,泰兴市小麦的种植主要以镇麦12、农麦88以及镇麦18等优质强筋小麦种植为主,良种推广种植面积达40多万亩,占小麦总种植面积的67%。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项技术能够创造一个奇迹。今年,泰兴市农科所立足本地花生特有种质资源优势,采用高新技术孵育,不断丰富“泰兴花生”种质资源,成功推广了泰花7号、8号、9号等新品种。目前,最新培育出的泰花11号是系列单产最高品种,泰花13号则填补了泰兴市“黑花生”品种的选育空白。 泰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栾春荣介绍:“我们从全国各地征集了种子材料大概有2580份,入库保存的材料近2000份。先后选育了花生、元麦等小杂粮品种21个,今年1月份,刚刚通过了3个新品种的认定。” 得益于种业创新发展,这个春天,泰兴大地从南到北,广袤田野正释放着巨大的发展生产潜力。2025年,泰兴市坚持把多种粮、种好粮作为头等大事和首要担当,锚定“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逐级分解下达粮油生产任务到乡镇、到村居、到田块,持之以恒稳面积、增单产、提品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