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泰兴网欢迎您!  
  • 注册
  • 2025年4月18日 星期五 农历 3月21日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聚焦泰兴 > 正文

泰州泰兴:“红马甲”里的青春力量

2025-02-24 作者:何竹寒 何妨 浏览次数:104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天,无论是在街道社区、景区景点,还是在车站广场,您是否遇到过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今年1月以来,泰兴团市委集中开展了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广大青年志愿者积极投身敬老慰问、助学解困、春运护航、义诊培训等各类志愿服务中,用实际行动呵护“一老一小”,助力春运出行,为青少年群体送去关爱帮扶,温暖了这个寒冬。

“奶奶,头往左转一点,笑一笑,1、2、3!”2月17日上午,在泰兴市河失镇河头社区,80岁的王新秀老人坐在院里的板凳上,志愿者刘雅琪为她拍下了一张肖像照。这是河失镇团委日前发起的“我为老人拍张照”公益活动的一个场景。该活动动员了32名大学生乡村振兴计划志愿者,在春节前后为结对帮扶的老人拍照留念,定格美好瞬间。刘雅琪不仅为王新秀老人拍照,还带着米、油、水果等年货来到她家,唠家常、聊往事。照片当场打印并装入相框,王新秀老人乐呵呵地接过“成品”,看了又看。刘雅琪表示:“我们会常来回访,多交流,力所能及地满足老人的生活需求,让他们感到温暖和关爱。”

“敬老行动”是泰兴团市委打造的“返家乡”“送温暖”志愿服务品牌中的一个重点。围绕高龄、残疾、空巢等老年人群体的实际需要,泰兴团市委组织志愿者开展日常照料、医疗保健、科普宣教等志愿服务。自2019年启动以来,活动已吸引1.6万余人次志愿者参与。“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是每个家庭的心愿,也是全社会共同努力的方向。”泰兴团市委副书记惠承越表示,各级团组织将继续创新志愿服务模式,让志愿活动更接地气、更入人心,帮助更多老年人享受美好生活。

对于泰兴市分界镇的亮亮(化名)来说,触摸是认识这个世界的方式。由于先天视力障碍,亮亮通过触摸盲文学知识,触摸桌椅和墙壁了解空间环境,而触摸竹笛则是他的治愈方式。“在音乐课上接触到竹笛,我喜欢用它吹出好听的旋律。”去年12月底,分界镇团委向辖区特殊学生征集微心愿,亮亮说出了自己的新年愿望——拥有一支属于自己的竹笛。像亮亮一样,分界镇还有26名学生许下了微心愿。一双新鞋、一件新衣、一个画板……这些心愿很快被爱心企业家和志愿者认领。春节前,一份份礼物送到孩子们手中。拿到自己的竹笛后,亮亮马上吹起一段欢快的《春节序曲》。他说:“我有好多曲子想学呢,谢谢叔叔阿姨送我新竹笛!”

“每一个微心愿背后,都是一个孩子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惠承越说,自2012年起,泰兴团市委每年都会发起“圆梦小小心愿”活动,带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参与认领,完成困境儿童、残障儿童的心愿清单。去年,团省委启动助残接力计划,动员团员青年、社会爱心组织、大中专院校等力量组建志愿服务队,通过一对一、多对一、组织对组织等帮扶方式,提供精准、专业、暖心的服务。

为需要帮助的人送去温暖,经过前期协调,来自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的泰兴学子袁梦跟随寒假志愿服务实践团队,不远万里奔赴青海,为边远地区的“一老一小”群体送去关怀和爱心。志愿团队还帮助当地医疗机构,为群众完成眼科检查、口腔健康检查。袁梦说:“活动极大地拓宽了我在健康教育领域的视野,深刻认识到健康知识的多元性。未来,我还将和同学们一起认真学习,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行动中,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为提升全民健康素养贡献力量。”

冬去春来,温暖常在。泰兴团市委副书记李建春表示,他们将持续指导各级团组织规范管理、拓展服务、提升成效,擦亮志愿服务“青”字招牌,用心做好志愿服务。同时,还将大力实施青年民生实事项目,让青年更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