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泰兴:学用“千万工程”经验,全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是对乡村生产、生活、生态有机融合发展的更高追求。2024年,泰兴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建设的战略部署,坚持环境为本、群众为主、配套为要的建设理念,注重微提升、精改造,因地制宜,分类实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实现新跨越。 作为长江沿线“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最前沿阵地,滨江镇新星村将水域、林地优先纳入生态管控区,实行优先管控,严格控制各类开发活动占用生态空间,同时,积极做活存量空间,梳理全村空闲废弃地带,依托3公里江堤岸线和长江生态走廊,充分发挥“水网密布、水道纵横”的优势,打造一河一景“圩上人家”特色沿江风光带,系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全域整治,打造示范美丽宜居庄台19个,村庄绿化覆盖率45%,建成泰兴市首个河长制主题公园。“我们将结合村内独特圩田风貌、红色文化的资源优势,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分别是打造生态农业产业区、红色文化体验区和长江圩田生活区,进一步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星村党总支副书记曹桢说。 济川街道耿戴村以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目标,先后改建道路2公里,增加绿化面积10000平方米,增建2个健身广场,整治了所有恶臭庄河、中沟,落实了河长制、林长制等管护措施,并建立了十六个垃圾站,家家户户免费发放分类垃圾桶,实现了村庄环境的焕然一新。辖区居民许威反映,“以前道路不平啊,又没有路灯,晚上行车的话也不安全,有时候会车也不方便,现在这边铺了柏油路,安装了路灯,我觉得我们耿戴村的变化还是挺大的。”济川街道耿戴村党总支副书记于亚宁表示:改造以后主要是让我们大耿的东河和西河进行一个贯通,形成一个活水工程,最主要是通过这样的实事的推进,让我们的老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 珊瑚镇珊瑚新村村民丁中安也反映说,我们珊瑚新村和美乡村建设,速度也很快,面积也搞得很广,墙上都搞了墙画,路道也拓宽了,做了黑色路道,早晚我们都出来散散步,看看我们乡村建设,非常美丽,大家都很开心。过去一年,泰兴市新建农村生态河道35条(段)68公里,整治农村黑臭水体10条,生态河道覆盖率提升至52%以上,不仅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还提升了村民的生活质量。全市立足“沿江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重点片区”的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以“十里江畔、兴福圩乡”为发展主题,因地制宜选择发展路径。全年坚持“全域整治、全域提升”的建设理念,整合片区“江、园、城、村、景”资源,通过“理水、梳田、塑村、连路、提园”的空间营造策略,规划出“一带一环、两翼四区”的整体空间结构。强化滨江生态文化休闲带,打造圩乡特色风情环,联动东部绿洲和西部滨江的产业发展翼,划定四个特色功能区域,共同构建了美丽宜居的乡村新面貌。下一步,泰兴市将突出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建设水平、治理水平,在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新征程上取得新的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