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业何以持续火热 ☆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提出丰富消费惠民举措、满足不同年龄群体消费需求、扩大特色优质产品供给、培育消费场景、创新产业政策、优化消费环境等6个方面18项具体措施,对各地扩大服务消费和促进文化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实践意义。 传统文化是培育文旅产业的沃土--传统节日凝聚着中华民族共同的回忆,传统食物承载着乡愁,传统典籍蕴含着前贤先辈的思想智慧......对于打造城市文旅品牌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宝库,为此,值得持续挖掘和深耕。近年来,我国旅游方式发生显著变化,以往,游客到达旅游城市,主要目的是参观风景名胜,如今,“民俗游”“文化游”“美食游”等深入体验城市生活、风土人情的旅游方式,愈发受到欢迎,展现了游客们日渐丰富和细致的消费需求,旅游城市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不断开发和完善休闲娱乐、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功能,让游客“欣然规往”。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无论是哪种文旅形式,都需要涵养精品意识。2023年以来火爆出圈的山东淄博烧烤、河南洛阳汉服国风潮、贵州“村BA”、黑龙江哈尔滨冰雪热、甘肃天水麻辣烫等,都在提升游客体验、展现城市风采方面下足了功夫,而某地山寨福建游神的行为则让网友笑话了许久。精品的产出需要创新,去年举行的2024哈尔滨马拉松比赛期间,一款运动鞋形状的联名款冰棍火爆出圈,参赛者和市民争相品尝、“晒一晒”朋友圈。创新,是“老字号”企业保持活力、新兴产业开辟未来的致胜法宝,而跨界联动只是众多创新举措之一,还需要通过坚守良心品质、改良生产营销模式、开辟新市场等方式,适应新需求,如此既能将文化、技艺传承下去,又能实现现实收益,助力城市品牌形象提升。 《礼记》中说,“德配天地,兼利万物,与日月并明,明照四海而不遗微小”,要保持文旅产业的热潮需要从业人员以高尚的品行和广阔的胸襟来兼收并蓄、包容普惠万物,这样才能迎来成功的曙光。在2024年文博会上,陕西馆内设置了文物复仿、文物互动、多彩非遗和文化产品四大区域,顶部以《千里江山图·壮美陕西》手绘长卷环绕四周,全面展现新时代陕西发展成就,在现代技术的加持之下,定格时代精彩。坚持古今融合、中西结合,让传统人文融入新技术、融合新理念,往往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诞生让人们熟悉却倍感新奇的消费体验,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说到底,靠的是坚实的国家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它的发展不仅承载往昔智慧, 更启迪未来的发展之路, 为现代社会增添独特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