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泰兴网欢迎您!  
  • 注册
  • 2025年5月21日 星期三 农历 4月24日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聚焦泰兴 > 正文

泰州泰兴:打造宜居生态环境,把民生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2025-01-08 作者:胡新芳 石志广 浏览次数:208

一池碧水缓缓流淌,岸边草绿路畅,冬日的暖阳里,不时飞过的白鹭打破了羌溪河的宁静,给这一方水绿空间增添了一笔灵动。在修筑一新的位于同德路和羌溪河交汇处的哔机桥上,张桥镇东联村村民杜巧先每天都会来这里走上一会儿,站在桥上凭栏远眺。他说,他这么多年傍水而生,见证了羌溪河一点点变绿变美的过程,这让他和周围邻居感觉生活越来越幸福,日子也越来越有奔头了。

羌溪河主要承担着治涝、供水以及航运等功能。近年来,泰兴市扎实推进羌溪河综合整治,打造宜居水环境。为消除部分河段存在的河道淤积、岸坡坍塌、水土流失等问题,2023年12月,泰兴市启动羌溪河整治,计划疏浚河道8.4公里,拆建灌溉泵站9座。项目完工后,河道排涝标准将达到20年一遇,保护人口44.27万,保护耕地4.94万亩,目前河道整治工作接近尾声。

羌溪河的“颜值”变迁成为泰兴市河道整治工作的一个缩影。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水生态环境,事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是群众密切关心的民生问题。围绕“全域幸福河湖”目标,泰兴市推进片区治理、全域整治,因河施策、“一河一策”,做好水系沟通、河道管护、水文化挖掘文章,打造“河安湖晏、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文昌人和”的幸福河湖。泰兴市锚定“2025、2035”关键节点目标,围绕“建起来、管起来、美起来、串起来、游起来”的总体思路,一体推进幸福河湖建设,累计建成幸福河湖486条,古马干河、两泰官河等7条河道先后获评省级幸福河湖,创成泰州市幸福河湖36条、特色片区2个。更进一步,泰兴市将围绕“2035年全面建成幸福河湖”的总目标,科学规划、强化上争、建管并重,持续深耕幸福河湖建设,努力改善河道生态环境,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幸福河湖建设让泰兴的水更清更绿了,而聚焦源头治理、本质治污的降碳减污治理,则让泰兴的天更蓝了。在位于泰兴经济开发区的飞鸿新村定向安置房二期工程现场,施工工地周边设置了围挡,场地内裸露土也已经用盖土网覆盖或者种植了草皮,施工现场设置了雾炮车、洗车台,确保出入车全部清洗。据现场施工负责人殷维成介绍,项目施工按照扬尘治理“六个百分之百”的要求,现场采用湿法作业、渣土车辆密闭运输,全面加强扬尘治理,提高空气质量。

过去的一年,泰兴市锚定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靶心”,持续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聚焦源头治理、本质治污,推进大气、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泰兴市围绕环境保护法要求,审议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督促打好“生态牌”、走好“绿色路”、绘好“美丽卷”,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深化乡镇(街道)环境报告制度,进一步实化报告责任、细化操作流程、提升监督成效。数据显示,泰兴市PM2.5平均浓度将连续5年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国省考断面平均水质优Ⅲ比例为100%,大气水环境质量均达到年度环境保护目标要求。

改造和新增停车位,启动居家养老公益项目,实施19个老旧小区改造,对农村危房进行安全“体检”,对校园供餐企业开展飞行检查……民生实事落实得如何,群众感受最真切,判断最准确,最有发言权。过去的一年,泰兴市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群众对民生事业、社会治理、生态环境的关注关切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强化民生实事的闭环监督、过程跟踪、结果问效,年度民生实事项目顺利完成,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