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在泰兴市黄桥镇鞠垛村5组田块边上,铺设路基、浇筑混凝土……硬质化农田机耕路不断向前延伸。这片农田200亩左右,多为泥土路,机械难以下田,遇到阴雨天,村民们走路都得深一脚浅一脚。“水泥路是18公分厚,能承受20吨左右车辆通行,完全可以满足大型机械车辆进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现场施工技术员叶兵说。 鞠垛村共有基础农田2300亩,部分农田排灌、道路等基础设施薄弱,影响土地效益。今年,该村按照“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并重”思路,加大力度做好灌溉与排水、机耕道改建等工作,加快补齐农业基础短板,增强农田抗灾减灾能力。“‘旱改水’项目已全部实施到位,总面积120多亩;渠道建设也基本完成,总长度是5.4千米;还将建设6个泵站, 4条机耕路。”鞠垛村党总支书记沈志龙介绍。 高标准农田建设一头连着粮食安全,一头连着农民增收。今年,黄坍村建设粮食高产示范片2600亩,包括建设泵站3座、渠道4.5公里、暗渠1.2公里、涵洞2座等。项目建成后,能有效提升机械化水平,增加土地流转效益。“通过建设,我们的灌排能力将进一步提升,保障我们农业机械进田作业,进而提升农田亩产效益。”黄坍村经联社副主任徐英说。 近年来,泰兴市项目规划设计基础设施提升、“小田并大田”改革、粮食示范片区打造、农田节水循环利用等,为实现农田增量、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筑牢根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