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村的这个二维码,一扫就能知道赋分标准和积分明细,确实非常方便!” “王庄村将捐资方的名字印在了积分兑换物品上,这能有效增强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越街社区的积分除了兑实物还能换取理发、修补等日常服务,很有借鉴意义!” …… 9月3日下午,泰兴市召开全市“佤家文明存折”积分制建设现场观摩活动,各乡镇(街道)宣传委员和省级以上文明村党组织书记一路同行,学习先进标杆,交流善治经验。 “来佤家坐坐”“上佤家吃饭”,是泰兴人见面最朴实的招呼方式。“佤家”一词中饱含着浓浓的乡土情和归属感。“佤家文明存折”是推动基层治理、引领文明风尚的最佳催化剂。2023年以来,泰兴市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为契机,选取17个村(社区)开展“佤家文明存折”积分制建设,通过将群众文明行为量化赋分、物化增效、固化成风,全力营造崇德向善的良好社会氛围。经过一年多的探索打磨,党员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显著提升,党群之间、邻里之间以及商家与市民之间的关系越发融洽,积“小善”而成“大美”的社会治理新格局逐步形成。 层层联动,问需定责,提升真抓实做的执行力 人民群众的需求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化,想要把握其中的脉搏,不仅需要加强政府层面的“顶层设计”,更需要社会力量的“细针密缕”。 走进泰兴市姚王街道王庄村,这里的“365圆桌”自治会人气爆棚。“村民们可以在会上畅所欲言,村‘两委’会根据意见和建议的可行性,对‘佤家文明存折’的积分事项进行动态调整。看到自己的想法落地生效,看到村庄环境和文明风气越来越好,大家伙儿的参与感和荣誉感自然就提升了。”王庄村党总支书记吴俊华介绍,村里总结推行的积分银行“1635 ”工作法,即“制作一张积分存折、制定六类积分内容、开展三项评议活动、拓宽五点资金来源”,得到了村民和在村企业的广泛关注和支持。目前,全村参与总人数达到2128人,已奖励69.6万积分,合算13.92万元。 王庄村在积分制建设上的成功探索,得益于泰兴“市级指导、乡镇领导、村级主导”的工作机制。为让积分制的落实更“接地气”,泰兴市前期围绕“环境整治、移风易俗、公益奉献”等重点工作,广泛开展调研探讨、征求意见,让实施方案更加具有可操作性,易于执行推进。市委政法委、农业农村局、民政局、妇联等责任单位则根据方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团结协作、形成合力。在此基础上,各乡镇(街道)、村(社区)大展身手,不断丰富宣传推广的形式与内容,提升知晓率和普及率,并通过动态调整、更新完善,持续优化制度体系和管理运行体系的认可度和适配度,确保“佤家文明存折”积分制落实落细。 目前,泰兴市17个试点均已打造出“有管理制度、有积分超市、有专业队伍、有实际成效”的“四有”格局,辖区群众对积分制基本实现由“要我参与”到“我要参与”的根本转变。 以点带面,逐步覆盖,激发各美其美的创造力 “向改革要活力、向创新要动力,唯有不断创新理念、创新思路、创新实践,才能建立健全具有县域特色、时代特征、泰兴特点的德治体系。”泰兴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孙红东认为,推动“佤家文明存折”建设提质增效的关键所在就是创新。 一直以来,泰兴市充分尊重基层首创精神,支持和鼓励基层因地制宜、因情施策,先行先试、率先突破,努力探索积分制建设的新途径、新举措和新机制。如分界镇滕兴村抓住社会能人支持家乡事业发展的契机,以888台净水器推行“积分制”管理,打造乡村治理好模式;河失镇河头社区满足群众多样化的需求,创新“集中+自助”兑换模式,充分激发了群众参与积分管理的热情;虹桥镇广福村通过整合“积分超市”“广福亭”“百福园”“福文化广场”等德育资源,宣传行善积德的人文故事,打造积分制管理的“精神超市”。这些村(社区)敢闯敢试、大胆探索,为全市推进积分制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可提升”的示范样板。 下阶段,泰兴市将充分考虑人口结构、产业发展等区域差异,按照“试点先行、以点带面、逐步覆盖”的总体工作思路,严格把关定向,引导各村(社区)“量体裁衣”,以“各美其美”的创新活力,绘就“满园春色”的共建共治共享新图景。 议评晒奖,公平公正,增强长治久效的生命力 “刚开始看人家的积分比我家高,我还很不服气,后来看到榜上张贴的‘文明瞬间’相片,一下就明白了自身的差距,今后我得加把劲,向人家看齐!”虹桥镇广福村村民李大妈经常在积分超市与街坊们“唠嗑”,许多随行的孩子在耳濡目染下,也逐渐明白了崇德向善的重要性。 “佤家文明存折”是虚功实做、利义结合的有益尝试,也是奉献和回报、义务与权利的有机统一,其长治久效的根本在于公开公正、接受监督。 为保障积分制的规范运行,泰兴市、镇两级针对各村(社区)在“佤家文明存折”建设过程中的程序规范、群众参与、结果运行和资金保障等重点难点进行实时跟踪指导,并将积分制建设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年度考核内容。各村(社区)试点在集体“议”、科学“评”、公开“晒”、集中“奖”四大步骤中,始终履行民主程序,全过程公开操作,鼓励群众自评、群众之间互评、干部考评,充分引导群众成为积分制的监督主体,并通过提高积分制与村民评先评优、社会化服务和惠民政策支持等工作的融合度,将“佤家文明存折”打造成信得过、拿得出、叫得响的文创品牌。 今后,泰兴市将全力扩大“佤家文明存折”的群众参与面和受益面,奋力推动市公民道德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以“文明可感、幸福可期”的新实践,谱写“强富美高”新泰兴建设现代化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