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粮食生产什么,销售什么,人们称之为“看天吃饭”“随行就市”。如今,泰兴市发改委粮储系统积极探索,协调粮食前端生产,引领种粮主体取向“优粮优价”,让田间管理和农事环节更加规范,生产销售流程持续优化,凝聚起出产优质稻米的强大合力。 8月29日,在泰兴市根思乡金禾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农技人员与种植大户一起查看田间水稻长势。“因今年夏季持续高温,水稻抽穗扬花期较长,与水稻‘三病两虫’防治期叠加,田间管护要求较高。”泰兴市农技推广中心粮作站高级农艺师罗品忠介绍,目前主茎粒数平均两百粒左右,后期要喷施叶面肥,增加茎粒重,以达到高产攻关效果。 据了解,金禾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共流转耕地1400余亩,主要推广种植新品种宁香粳9号,每亩成本约850元。如何在控本情况下,提高水稻亩均产量?今年,泰兴市发改委与农技部门联动,按照“大面积提单产”思路,实施控肥、控苗、控病虫“三控”抗倒绿色节本增效技术,减少氮肥投入,预计亩均可增产27.2公斤、增效68.6元。“提高粮食产量是种植大户的希望,产量提上来才能增加收入。”合作社理事长唐兆国表示。 粮食丰产是种植大户丰收的前提,其价格也受市场供需关系影响。为助力种植大户跳出“丰产不丰收”怪圈,泰兴市发改委提前介入,按照“先找市场、再抓生产、产销对接、以销定产”思路,强化种粮大户与种子企业、加工企业相互对接,积极引导农户与企业签订种植收购优质稻订单,切实解决“种什么”“怎么销”等生产难题。在张桥镇巧兰家庭农场,300亩可可大米加工厂预定的南粳9108生长茂盛。“今年,水稻亩均可产625公斤,10月上旬新稻谷就能上市,会送到储备库和米厂。”种植大户黄庆介绍。 近年来,泰兴市紧紧围绕“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积极推动主体多元、渠道多样、优质优价的市场化收购。一方面,促进种粮大户和粮食企业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开展标准化、绿色化、品质化生产,开发更多绿色优质、营养健康的粮油新产品。另一方面,大力发展“产购储加销”一体化模式,构建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推动粮食企业向上游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产销对接和协作,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保障区域粮食安全。 “‘十四五’期间,我们将运用优质粮食工程既有成效,支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粮食加工企业、龙头骨干企业、粮食产业化联合体等开展粮食绿色仓储、品质品种品牌、应急保障能力、质量追溯、节约减损健康消费等‘六大提升行动’建设。力争到2025年年底,全市培育2个示范企业,有效提升全市粮食科技保障水平和应急保障能力。”泰兴市发改委工作人员葛琳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