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泰兴网欢迎您!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聚焦泰兴 > 正文

文明寄哀思 新风润清明

2024-04-03 作者:王楚婷 浏览次数:

  随着春风拂柳、万物复苏,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如期而至。这是一个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情感的文化符号,是一个追忆先人、怀念故友、寄托哀思的重要时刻。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如何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推动清明祭扫走向更加文明、绿色、安全的方向,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

  2024年的清明节,全国各地政府部门、民政机构纷纷响应国家倡导的文明祭扫理念,多地通过发布文明祭扫倡议书等形式积极推动移风易俗,倡导绿色、低碳、文明的祭扫方式。这些倡议中所体现的,是对传统习俗的深刻理解和与时俱进的创新改造,旨在保护生态环境,降低火灾风险,同时满足人民群众表达哀思的情感需求。

  以鲜花代替纸钱,以网络祭扫替代实地烟火,既保留了清明节的本质精神——对逝者的怀念与尊敬,又体现了现代社会对环境保护的高度责任感。植树造林、系“黄丝带”、挂“祈福条”等活动,既象征着生命延续的希望,又让纪念变得更有意义和长久。错峰祭扫、预约祭扫、公共交通出行等措施,则是在保证公共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展现出的智慧与担当。

  “祭而丰不如养之厚”,这一观念在新时代背景下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同。文明祭扫不只是对传统习俗的简单改良,更是对传统孝道文化的深层挖掘与现代诠释,引导人们在生前尽孝、厚养薄葬,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对健在长辈的关爱之中,让亲情和孝道回归日常生活,而非仅仅依赖特定节日的仪式性表达。

  清明节的文明祭扫,实际上是一场全民参与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是一堂生动的家庭德育课,也是一次公民素质提升的过程。它有助于培育绿色生活方式,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同时也呼应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将绿色发展融入到民族传统节日的庆祝之中,使之成为培养国民生态意识、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载体。

  在今天这样一个高度重视生态环保、崇尚社会文明的时代,清明节的祭扫活动应当承载起历史与现代、情感与理智、传统与创新的交汇点。我们应积极倡导和推行文明祭扫新风尚,让清明节不仅仅是哀思的寄托,更是绿色、文明、和谐价值观的生动展现。唯有如此,我们的节日才会历久弥新,既充满深情的回忆,又能面向未来,以一种更可持续、更符合时代精神的方式,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