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铭记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0级特大地震,缅怀逝者、纪念英雄,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今年到了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为:“防范灾害风险,护航高质量发展”。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地震、洪涝、滑坡和泥石流、台风……这些自然灾害随时可能发生,极易形成破坏力极强的黑天鹅事件。国家设立“防灾减灾日”,一方面顺应社会各界对中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 “防范灾害风险,护航高质量发展”,需要广泛开展科普宣传,提升全社会灾害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从城乡社区、村居、学校、医院、到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各地大大小小的党支部要发挥“战斗堡垒”的作用,拿出疫情防控时期的动员能力,在全民范围开展宣传教育,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技能,特别是极端性灾害天气的风险识别和自救互救技能,提高公众应急避险意识和能力,增强全民灾害风险防范意识和素养。 防灾减灾,要加强基层应急力量建设,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建立大安全、大应急、大减灾框架,整合优化应急力量和资源,推动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应急管理机制。在汶川地震中,四川桑枣中学2300多名师生有序撤离,用时1分36秒安全逃生,无一伤亡,创造了奇迹。而这背后离不开“最牛校长”叶志平平时经常带着大家开展紧急疏散演练。地震时,所有师生按照之前演习的规范,有序地往安全区疏散,一个班级接着一个班级,没有出现拥挤踩踏的事情,每个人都有条不紊的站在自己应该站立的位置。因此,我们应切实增强防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居安思危,平战结合,做到防患于未然。 2023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到防范灾害风险上来,就体现在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安全观,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上;体现在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上;体现在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上面。 在第15个防灾减灾日到来之际,让我们共同在党的领导下,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提高警惕,平战结合、专常兼备,更好地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