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一束菊花、道一声问候、捐一叠史料、发一套邮票……昨天,杨根思烈士牺牲70周年纪念日,杨根思生前老战友,杨根思家乡干群、退役军人,纷纷开展多形式的纪念缅怀活动,向心目中最可爱的人致敬。 老战友珍贵史料赠英雄家乡 “老连长,我来看您了。”杨根思烈士陵园“杨根思烈士衣冠冢”前,90岁高龄的杨德盛手捧鲜花,热泪盈眶,言语哽咽。 杨德盛,杨根思生前老战友。原泰县人,解放上海时与杨根思相识,被杨根思称作“小老乡”。1950年,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杨德盛与杨根思并肩作战。至今,老人依然记得老连长留给他的最后一句话“别给我丢脸,别当孬种啊!” 老连长生前的照顾和嘱托,令杨德盛此生难忘。60多年来,杨德盛一直寻访老连长生前遗物,关注着老连长家乡的发展。 这是杨德盛第九次来到杨根思烈士陵园。“这是连长进京拍的一张图。”“连长生前穿42码的鞋,衣冠冢里的遗物均是连长入朝前留下的。”参观着陵园里的陈列,老连长的音容笑貌立马浮现在杨德盛眼前。 虽然这些年没有搜集到多少老连长的遗物,但这次杨德盛依然带着自己珍藏多年、从抗美援朝战场上缴获的战利品——美制迫击炮照明弹、60mm炮弹炸药桶,捐赠给陵园。老人说,“当时这些武器已经很先进了,可是依然战胜不了我们钢铁般的意志。希望下一代更好地弘扬革命先烈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精神。” 当天,向英雄家乡捐赠史料的还有杨根思生前战友张左一,他是杨根思所在部队宣传干事。为纪念战友杨根思牺牲40周年,1988年,60岁的张左一以王昊同名小说《杨根思》为基础,多方寻访杨根思生前战友,历时两年四个月,五次修改定稿拍摄电视剧《杨根思》,还原再现最真实的杨根思。此次他的儿子张夷将电视剧母带、手稿一并捐赠出来。 纪念邮票定格英雄光辉一生 英雄远去,精神长存。闪亮的“八一军徽”、醒目的“三个不相信”铮铮誓言,当天,200套《英雄杨根思》纪念邮票首发。 这套邮票是融合珍贵史料图片和邮票资源,特意为纪念杨根思烈士牺牲七十周年个性化设计的邮票,收录了杨根思烈士肖像、雕塑、纪念馆、烈士荣誉等珍贵照片,全面介绍了英雄杨根思的生平事迹,记录了社会各界对英雄精神的深切缅怀,并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领先苏中·融入苏南、环境宜人·绿色发展、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继往开来·砥砺前行五个篇章,多层次多角度展现英雄光荣一生,以及家乡人民在英雄“三个不相信”精神的指导引领下,勠力同心,砥砺前行的奋斗故事。 小小邮票,方寸之间定格了英雄光辉的一生。摩挲着邮票,与杨根思生前同在一个军团的老战士刘石安感慨万千,“我一定要珍藏这套邮票,将邮票带回去展示给更多的人看。 向最可爱的人致敬 让大家牢记杨根思‘三个不相信’精神,进一步发扬杨根思英勇顽强的作风,为国家的强大作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邮政集团泰兴市分公司城区分局局长、江平路支局支局长何健忠,也是一名退役军人。他说,通过邮票发行纪念传播英雄精神非常有意义。无论什么岗位、什么身份,只要努力践行“三个不相信”精神,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群众线上线下同步追思英烈 鲜花慰英灵,誓言诉衷情。一大早,家住根思乡根思村的周德利就早早地来到杨根思烈士陵园前,看着一波波前来祭扫的人群,他为身在英雄的家乡而自豪。 “杨根思牺牲那年,正好我出生,我是听着英雄的故事长大的。”今年70岁的周德利告诉记者,现在美好的生活来之不易,他经常会带着家人到陵园里看看、转转,教育子女好好珍惜,努力学习,将英雄的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 早在两个月前,在根思小学上5年级的刘雨菲就参与了学校组织的杨根思烈士纪念筹备活动,献花、祭扫,唱响少年先锋队队歌,刘雨菲表现得非常认真、积极。她说,长大了也要当英雄,做一名医生,守护健康,不畏艰险,为生命逆行。 打开电脑,点点鼠标,在电脑或手机上亲手做个花篮,同样能向特级英雄杨根思致敬。这些天,虽然不能赶到现场祭扫,不少市民纷纷通过宣传部门和有关媒体开设的“致敬杨根思”网上平台开展献花活动。“70年我们从未忘却,无论在何时、何地,英雄的精神刻骨铭心,只要心怀赤诚,网络献花一样能表达我们对英雄的敬意。”这些天在上海出差的市民高德国说。截至记者发稿时,已有近2万人通过网络献花致敬杨根思烈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