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翠绿的梨园内,迎着丝丝微风,忍耐着秋后暑热,戴婉女采摘、分拣、装箱,在梨园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在江苏洋宇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目前像戴婉女这样“家门口”就业的农民近1600名,人均月薪2200元左右。“这几天,‘秋老虎’有点厉害,尽量安排早晚干活!”不远处,董事长唐红新叮嘱着梨园负责人。市场化+持之以恒的决心 “养殖业不仅有市场风险,还有防疫安全风险。”作为“新农人”的唐红新,自2012年回乡创业后,下决心从事当时并不被人看好的生猪养殖。好在,过去,唐红新一直从事建筑及工程管理工作,办起事来,有板有眼。即使这样,创业之初,种猪的选择、成本的控制、猪病的损失,出乎意料。风风雨雨,咬紧牙关,坚守下来。“市场上需要什么,就要敏锐捕捉。否则,找不到回家的门。从事高效农业,要有10年的沉淀和15年的坚守。”唐红新坦言。 然而,更大的考验,来临了!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猪粪问题的处理,日益凸显出来。虽然,建设了大型沼气池,但是沼液的处理,需要大量农田来消化。流转土地,发展种植业,又提上了议事日程。一路走来,唐红新庆幸自己得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专家团队提前拿出各项规划,始终位列同行前列。尤其是依托江苏省农科院、扬州大学、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等高校院所专业力量,探索形成“猪—沼—果—粮(菜)—电”循环高效模式。2014年,生猪养殖场被认定为国家生猪标准化示范场。 精品化+工业管理的理念 如今,在唐红新的带领下,公司建成标准化生猪养殖产区2个,栏存能繁母猪6500头,年可上市无公害商品猪13万头;建成10兆瓦农光互补光伏发电系统,年发电1200万度全额上网,沼气发电580万千瓦时自用;建成2000亩优质果园、500亩苗木基地、5600亩良种稻麦基地,年上市苏翠梨1500吨,林间散养3.5万羽北京油鸡,年上市优质鸡蛋600万枚以上,并注册 “苏翠梨”“金洋宇”商标。 “只有自己做大做强了,才能更好地引领带动群众奔小康。这是一名‘新农人’的时代价值。”唐红新表示。2018年,苏翠梨获得绿色食品认证,“苏翠一号”荣获全国金奖。2019年,唐红新投入1亿多元,在泰州静脉产业园新建有机肥厂。目前,该厂已试运行,将利用药渣、秸秆、沼渣、尾菜,年可生产有机肥15万吨。2020年7月初,洋宇公司投资1.6亿元的优质种猪——苏紫黑猪项目开工建设,将推动公司生猪生产向精品化、高端化迈进。项目建成后,年可出栏2万头优质能繁母猪、上市商品猪40万头。 产业化+村企联动的策略 2020年7月,国家标准《精准扶贫“猪—沼—果—粮(菜)—电”循环农业项目运行管理规范》起草工作组在泰兴成立,将以“洋宇扶贫”模式为蓝本,编制产业扶贫的相关“国标”。以产业链织就富民链,是唐红新的夙愿。以洋宇为龙头,创新建立产业融合、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周边农户走上脱贫致富路,撬起经济薄弱村增收的杠杆。 今年尽管受新冠肺炎疫情、多雨等影响,在唐红新的一大波“运作”下,洋宇的农产品一直处于“零库存”。农业综合体产业链上的协作农户、打工农民有了稳稳的收入。一头猪,促进一方经济。2018年,唐红新牵头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吸纳李荡村140户农户入股,让入股农户既获得土地租金、务工酬金,又享受一定的干股分红。结合“党建+扶贫”、放大带动效应,2019年底,唐红新建立村企联动机制,由洋宇公司和6个经济薄弱村共同出资,在泰兴市现代农业示范园核心区租赁300亩耕地栽植梨树,发展果园及林下经济。果园进入丰产期后,每年可为每个村村集体增收36万元以上,同时带动用工60多人,人均年增收1.2万元。 “扎根农村沃土,走稳走好农业产业化、精品化、商品化之路,深化拓展产业对接、村企联动、利益联结,共走振兴路、携手奔小康。”唐红新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