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泰兴网欢迎您!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聚焦泰兴 > 正文

江苏泰兴:古县衙的变迁

2020-08-13 浏览次数:

  

  泰兴县治自南宋初由柴墟迁至延令,遂建县衙,又称县署,后历朝历代多次修建增广,至光绪年间县衙的规模形制基本确定,机构功能一应完善齐备。

  古县衙作为地方治理的中心,伴随着朝代的更替、地方治理的需要以及为政者艺术修养的差异,不断发生变化,它是一个时代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的集中反映,一楼一阁、一桥一亭、一室一舍,处处体现了当权者的治理智慧,彰显着国家权力机关的威严与神圣。

  泰兴古县衙又经历了怎样的变迁过程呢?

  宋时,县治柴墟,旧制县衙前有楼,有“宣诏”“班春”二亭,中间为大厅,建有敕书楼,大厅后有“岂弟堂”“清晖阁”,西为主簿厅,东为县尉厅。宣诏亭,用以榜示朝廷诏谕;班春亭,又称颁春亭,每年春天颁布皇帝劝农诏令。敕书楼,建于宋元丰四年(1081年),宣和六年(1124年)知县蒋结重建,并邀请吏部员外郎范仲熊作记。敕书楼用以保存朝廷下发的制敕文书,南宋后逐步被架阁库替代。“岂弟、清晖”意为当政者要做到和乐平易、善良厚道、光明磊落。

  绍兴初迁治延令,县衙形制是否按旧制无可考,元末毁于兵火。

  明洪武二年(1369年),知县吕秉直重建县衙,堂、舍、库、狱毕具,取大堂名为“牧爱堂”。吕秉直,“为人纯笃无伪,果敢有为,为政大体,尤敦尚廉耻,邑人称慕之”,他时刻告诫自己,要像牧羊一样,牧养百姓,爱护子民。当时,连年战乱,“残垣碟毁”,吕秉直带领县民重建家园。

  天顺八年(1464年),县丞张淮重修县衙,以增壮观,前堂、后堂、外门、仪门、廊序、庾库等修茸一新,造传舍、公馆若干,修撰陈鑑为记。张淮,字贵濂,唐代名相张九龄后裔,在任期间,“仁以卹民,义以正俗,礼以自律,知以应事”,深得县民爱戴。

  正德三年(1508年),知县洗光在内堂北建“清风楼”,以告诫当官者必须做到为政廉洁,两袖清风。

  嘉靖十二年(1533年),知县朱篪在大堂东建幕厅三楹,名其“观我厅”,在大堂北建“永平楼”作为内库,在县署后筑后乐山,山上建亭曰“后乐亭”。朱篪是思想家王阳明的弟子,深愔“天人合一”的哲学道理,“观物”明事理,“观我”讲德行。观我是人生境界的升华,因为人是一切的主宰,所以要时时刻刻反思自己,内省自悟,学会变通,律己容人。朱篪对建筑风水学颇有研究,处处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修养,融入了博大精深的心学理念,他开辟了县城西南的小西门“迎薰门”,对县署的营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此时的县署“垣外为沟,沟外为山”,山水相连,人文哲学思想凸显。

  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知县谢谠建“来鹤亭”。谢谠任县令时,有人赠送其一鹤,数日后,又有一鹤自西北而来,“相与翱翔,弥日不去”,谢谠十分高兴,遂在县署西建一小亭,额曰:“来鹤亭”,吴与点为记。举人周崇儒作《来鹤亭为邑侯谢公赋》,诗曰:茂对春风午坐深,晖晖晴日转堂阴;飞来碧落一声鹤,唤起瑶台三弄情。万里暂停连海翮,九皋应播唳天音;主人信有赵公操,来伴成都月底吟。

  万历六年(1578年),知县高桂修监库,书大堂额曰“节用爱人”,告诫官吏要节约用度,爱护百姓。任内,整饬吏治,革贪婪腐朽之弊,倡清正廉明之风。教民开垦旱田,重视农桑,一时县境政清吏廉,社会安定黎民丰乐。

  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知县陈继畴建礼宾馆,额曰“广益堂”。他拆除了三思桥南遮挡住县署的通明楼,又称四面楼,利用旧材在县城东南城墙上建腾蛟阁。同时修建大门、谯楼,在东西角门辟路至主簿厅和县丞厅,将后堂命名为“再思堂”。再思,取自于孔子“三思而行,再思可矣”之句,意思是凡事要三思,但也不要想太多,否则思维会受到限制。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知县袁开圣重修大堂、川堂;乾隆六年(1741年),知县郭冈重修后堂,自后递加修茸。

  嘉庆十七年(1812年),朱一慊重修县衙。在三思桥南廨门上署曰“至德遗风”,东曰“循规”,西曰“蹈矩”,其北面曰“延令古治”,曰“型仁”,曰“讲让”。至德遗风,缘于孔子对泰伯让贤之举的称赞:“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希冀人们学习先贤遗留的风教和至高无上的品德。循规蹈矩、型仁讲让,这是儒家思想的精髓之一,要求人们遵守规矩,不要轻举妄动;要用礼来表彰正义,考察诚信,指明过错,效法仁爱,讲究礼让,向百姓展示一切都是有规可循的。

  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泰兴县志》对古县衙的知县署作了详细的记载:“知县署,在城东北隅。治堂三楹,前为卷轩,西为库,东为简房。甬路中为戒石亭,东为吏、户、礼、架阁、收支科,西为兵、刑、工、马政、沙务科。仪门三楹,东为监库,西为承发、词讼、监法科,其东南为福德祠。西为狱。

  大门三楹,直三思桥;又南为廨门,有“延令古治”坊,左曰“循规”曰“讲让”,右曰“蹈矩”曰“型仁”;前为映壁堂。北为后堂,左右为招稿、科库、吏房、隶舍,又后为宅门,为内堂;内堂之北为思咎阁(即二圣祠),东为幕舍,为疱,为三神祠,西为纪瑞堂,为幕舍,为寝室,其旁为隙圃,有观德亭。四周垒土为垣,环以河。”清以前,县衙内除知县署外,还有县丞署、主簿署、典史署,明初与县署同建,嘉靖十二年(1533年)朱篪重修。主簿一职始于宋熙宁年间,明万历间裁撤,主簿署废;县丞一职始于元至正年间,康熙二十年(1681年)裁撤,县丞署废,此后只保留典史署。典史原本负责掌管缉捕、稽查、狱囚、治安等,随着县丞、主簿二职的渐次裁革,典史兼领其事,无所不管,权力仅次于知县。若遇知县公出,可受权代理审案,在典史署办公,典史署又称之为巡捕衙门。

  典史署位于县堂东南,类似缩小版的知县署,有大堂三楹,东为福德祠,西为书攒房,南为大门、映壁堂,北为二堂三楹,东西为花厅、书室等。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对古县衙的记忆渐行渐远。如今,在县衙故址重新修建了泰兴市文化博览中心,再现古县衙的历史风貌。青砖黛瓦,回廊曲径,形态壮丽,气势恢宏。四周绿水环绕,嘉木成荫,清波荡漾,鱼跃鸟鸣。徜徉其间,古韵新风扑面而来;深入其境,犹如穿越时空,俨然明代名士张京元笔下的“不啻武陵桃源之人间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