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讯 11月3日上午,泰兴市分界镇张竹村野竹四组的田头,村党总支书记王晓春一边张罗着村干部收购群众送来的绿花菜,一边忙着与常州市场联系,组织装货。
“这些菜全部实行订单种植,直接销往常州、无锡等地农贸市场。”王晓春告诉记者。
68岁的四组村民刘学俊说,他们家共有6亩承包地,其中有4亩地是订单种植。一年种三茬,5月份甜豌豆卖了之后种青玉米和青毛豆,两个多月时间,4000多元现金就进了自己的腰包。8月份开始种绿花菜,11月份又要开始忙着下甜豌豆种了。
“今年上半年,甜豌豆的销售行情比较好,高的时候一公斤能卖到3.5元,低的时候也能卖到1.6元一公斤,前后个把月时间,每天总有五六百元进账。”刘学俊喜滋滋地说。
和刘学俊一样,该村南张一组的王德帮老汉今年已70多岁了。老两口种了将近2亩田的订单甜豌豆,收获时节,每天的收入都在200元以上。“还是订单农业好,我们只要管好庄稼,销路和价格都用不着操心。”
“我们村自前年开始种植甜豌豆,全部与福建、广东、山东等地的食品加工企业签订了生产销售合同,实行保护价收购,保证了群众的利益不受损失。”党总支书记王晓春向记者介绍,“近两年,村里的订单农业面积逐年扩大,已由原先的不到800亩扩大到了今年的2000亩。今天早上,就有几十个农户前来订购豌豆种,我已发传真让厦门客商再发200亩的豌豆种来。”
“发展订单农业,关键是要做好接茬。从今年开始,我们村基本上是一年三茬接订单,甜豌豆收获之后种青玉米、青毛豆或青刀豆,接下来就是绿花菜,一年四季循环发展,基本上没有闲暇。”一直在田头忙碌着的村委会主任刘明俊接过话茬说,“一年下来,一亩田的纯收入保守估计不会低于8000元。”
一年也能为村集体增加5万多元的收入。真的是老百姓种得有赚头,村干部忙得有奔头。”王晓春告诉记者,村里将按照高产、优质、生态、安全的要求,搞好订单农业的布局规划,并打算在明年建一个50吨蔬菜保鲜冷库和蔬菜质量检测中心,再到工商部门申报注册个品牌,把订单农业做大做精。
本报记者赵晓勇 本报通讯员马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