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泰兴网欢迎您!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聚焦泰兴 > 正文

眼光眼界眼力

2008-09-08 来源:泰州日报 浏览次数:

    以苏南为参照系,每每对照,总会发现我们的差距是那么的大。论及根源,大家无不觉得通在“解放思想”上,通在受思想影响和制约的“眼光、眼界和眼力”上。对此,笔者颇有同感。

    眼光、眼界、眼力,这三个词粗看似乎区别不大,但在具体指向和运用上却各有侧重,不能等同。眼光,一般指视线所及的高度和长度,如常说的战略眼光,长远眼光,等等;眼界,一般指视域的宽度,典型之说莫过于“坐井观天”、“管中窥豹”,由于眼界受限,只能得出“天大如盘”,“只见一斑”的狭隘见解;眼力,通常指观察事物所达到的深度和准确程度。诸如“识者为宝,不识者为草”;“龙眼识珠,凤眼识宝,牛眼只识稻草”,“从小马的骨架,能看见骏马的影子”之云云,都可视为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对“眼力”的诠释。

    什么才是“眼光好、眼界宽、眼力强”的表现?体现在工作中,就是要在思路上有所创新,在方法和措施上不断出新。学赶苏南,不能“满眼看花,看得眼花”,不能盲目机械地照搬苏南的做法和经验。适合干什么,不适合干什么,朝什么方向前进,往哪个方面发展,要有切合自身实际的谋划,决不能在盲目的艳羡和攀比中乱了方寸,迷失了自我,失去了主见,在东奔西突、手忙脚乱之中忘记了对科学发展观本质的思考和把握。

    眼光好,眼界宽,眼力强,还应该表现为:善于辩证地看问题,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排除假象见真实。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能坚持正确的政绩观。既看经济指标,又看社会指标、人文指标和环境指标;既看城市变化,又看农村发展;既看当前的发展,又看发展的可持续性;既看经济总量增长,又看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既看经济发展,又看社会稳定;既看“显绩”,又看“潜绩”,等等。真正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政绩观的灵魂和指南;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追求政绩的根本目的;把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创造政绩的重要内容;把重实干,求实效作为实现政绩的重要途径;把党和人民的需求作为评价政绩的重要尺度。

    当然,衡量眼光好不好,眼界宽不宽,眼力强不强,不能只有“看”的一面,还必须有“干”的一面。就是眼到手到、手眼并用的一面。培根说:“在一切大事业上,人在开始做事前要像千眼神那样察视时机,而在进行时要像千手神那样抓住时机。”学赶苏南,我们要既做“千眼神”,又做“千手神”。既有“绿叶忽低知鸟立,青萍微动觉鱼行”的敏锐发现,又有“把握潮水高涨的一刹那,及时解缆启航,乘风破浪,驶向胜利彼岸”的敏捷行动。

    如何提升眼光,拓宽眼界,增强眼力?最基本最关键的是:首先,要加强学习,拓宽知识面,不断增强感悟力和创新力。特别是要善于借助马克思主义的望远镜和显微镜,观察和认识客观事物;第二,要在解放思想上求突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说:“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我国已步入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时代,过去的一些旧思想、旧观念已经成为社会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的障碍,唯有彻底破除,全面更新观念,才能实现人的现代化。而只有人的观念现代化了,才能有高瞻远瞩的目光、海阔天空的视野和见微知著的眼力,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才能全面得以实现。否则,如果我们一仍旧贯,沿用传统观念、陈旧眼光来观察事物,认识问题,指导工作,就会因为“短视”、“近视”、“斜视”、“漠视”等种种“眼病”而墨守成规,不知所向,甚至会因为“看不惯、看不到、看不远、看不准”而陷入“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的危险境地。第三,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奉劝诸君:学赶苏南,切切不可忘记了他们一贯坚信和坚持的“经济的一半是人文”的真谛;切切不可忘记了长期以来文化的投入、道德的切入和精神的注入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和影响。

    “白鹭立雪:有人看鹭,有人观雪,有人见白。”视角与感觉不同,对事物的认识必然见仁见智,深浅不一。学赶苏南,决不能浮于表面,流于形式。一定要站准角度,瞄准目标,求真务实。把眼光放远再放远,把眼界拓宽再拓宽,把眼力增强再增强。惟如此,才能实现“欲穷千里目”的愿景;创造“草枯鹰眼疾”的壮举;收获“一览众山小”的辉煌。(作者单位:泰兴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