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常国梁 通讯员 张宏伟 张建荣)6月19日下午,泰兴市河失镇西荡村残疾村民叶冬显和俞玉成,又相约来到村残疾人康复站,在专职康复员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 经过两个月的康复训练,原来腿脚不灵便的叶冬显走路明显顺畅了些,手掌严重变形的俞玉成也能做点家务活了。 今年4月,泰兴市在河失镇启动“残疾人康复站进村(居)”试点工作,目前已建成李湾、常周、印庄、西荡、夏港5个残疾人康复站。“年内将全面推开,确保到2010年覆盖所有村(居),让7.42万名残疾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康复服务。”泰兴市残联理事长封红年说。 据了解,村(居)残疾人康复站建设采取市、乡(镇)、村(居)三方投入的方法,有固定的场所,有配套的康复器材,有专职康复指导员。对本村范围内有康复需求和康复可能的残疾人,康复站建立专门服务档案,制定具体的康复计划,提供个性化服务;对残疾程度较重,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人,为他们设置家庭病房,坚持上门服务;对家庭条件较好的,帮助他们选购或自制康复辅具,指导康复训练;对精神病患者送药上门、免费服务。定期开办各类康复知识培训班,免费发放《康复小册子》,在村(居)范围内做到康复知识全覆盖,村民家庭全调查,康复需求全掌握。 “考虑残疾人康复需要一定的用药,市政府在实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时,将残疾人全部纳入医保网和医疗救助范围,参保费由政府埋单。享受低保的残疾人在报销标准上提高5%。市直、乡(镇)医疗机构和村(居)卫生室对残疾人实行免费挂号、免费出诊、免费注射,大型设备检查减免30%,住院费减免40%。”封红年告诉记者。 封红年透露,为指导村(居)残疾人康复站工作,在市一级将建立残疾人康复中心,同时在乡(镇)、各村(居)组建助残志愿者联络站,形成上下贯通的体系,保证“重度残疾康复服务不出家门,一般康复需求不出村门,特殊康复需求不出市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