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泰兴网欢迎您!  
  • 注册
  • 2025年4月17日 星期四 农历 3月20日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先锋e评 > 正文

曲霞镇《以文化为脉,搭建文旅融合桥梁》☆

2025-04-09 作者:卢宁 浏览次数:17

在刚刚过去的清明节3天假期里,全国国内出游人次达到1.26亿,与去年相比同比增长6.3%;国内出游总花费高达575.49亿元,同比增长6.7% 。这蓬勃发展的文旅市场,恰似一阵温暖和煦的春风,真切地映照出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热切需求与向往渴望。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与云南考察调研期间,均着重强调了“文旅发展”这一关键核心。乡村文旅的发展,无疑是乡村振兴宏伟蓝图中的“重头戏”,推动文旅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已成为燃眉之急、迫在眉睫。要以文旅作为沟通的桥梁媒介,将“三农”问题置于首要位置,以坚实的产业作为发展根基,把党建所激发出的蓬勃活力有效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让文旅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赋予全新能量、增添强劲助力。

 文化,作为民族得以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力量,同样也是乡村发展进程中的精神核心与灵魂所在。在乡村丰富多元的文化资源里,各式各样独具特色的“土特产”格外引人注目、吸人眼球。在江苏扬州,当地饮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在传承经典的基础上融入创新元素,始终保持着独一无二的独特魅力;江苏泰州的“泰兴说唱、靖江讲经”等特色文化形式,频繁在网络与现实中引发关注、火爆“出圈”;江苏泰兴的黄桥烧饼、宣堡小馄饨等美食,历经岁月洗礼,依旧深受大众喜爱、经久不衰。要追求文化“出圈”,应当牢牢立足本土丰富资源,深度挖掘本土所具备的独特优势,通过精准的市场定位与文化定位,进一步放大“土特产”的优势价值,确保相关产业扎根本土、因本土而生,依靠本土资源发展壮大、靠本土变强,最终实现让本土群众走向富裕、让本土奔富的美好愿景。

 在日常生活周边,非物质文化正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柔和姿态,悄然助推着经济发展,融入到经济发展的强大力量之中,并且已然深深融入群众的生产生活,成为群众生活里不可或缺的关键组成部分。就拿江苏靖江孤山镇来说,当地以“三月三”民俗文化活动为重要抓手,精心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泥狗子,积极组织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让浓郁的文化元素全方位融入旅游的每一个环节之中,使前来游玩的游客能够深切感受到乡村旅游那强烈而独特的“文化磁场”效应。

 各地要紧紧牢抓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要机遇,积极探索“文化+旅游+美食+体验”的创新发展模式,精心打造农事体验园、稻作文化馆等一系列特色场馆,举办春耕节、摄影大赛等主题鲜明的活动。广大基层干部若想书写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的后半篇,就必须筑牢文化建设根基,带领基层群众搭上互联网发展的快车,引领人民群众在迈向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上昂首阔步、奋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