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泰兴网欢迎您!  
  • 注册
  • 2025年4月14日 星期一 农历 3月17日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先锋e评 > 正文

分界镇《以新质生产力驱动全球合作新格局》

2025-04-03 作者:徐存焓 浏览次数:49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中国正以改革为笔、开放为墨,书写新时代的创新篇章。从体制机制突破到产业链深度融合,从产业转型困难到国际合作共赢,中国科技发展蹄疾步稳随着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中国在科技领域的丰硕成果,更向世界传递了中国以创新求变,以开放促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境界推动全球科技合作的决心。

改革破冰,激活创新之源改革是破除桎梏的利剑,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创新活力。北京率先试点的报备即批准模式,大幅提升审批效率;数据跨境流动改革平衡安全与发展,为数字经济保驾护航;从国家高新区的新赛道培育到企业基础研究的税收优惠,中国正通过一系列政策激发创新潜能;到浙江的“杭州六小龙”、上海的“赛马制”量子计算研究,都是地方创新实践的生动体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中国正以渐进式改革积累创新势能,科技贡献率突破60%的答卷,印证了体制创新的显著成效。

链式融合,贯通产学研血脉创新不是孤岛,需要产业链的沃土滋养。高校科研成果通过专业平台加速转化,企业需求与科研攻关精准对接,技术交易市场连通全球供需两端。中关村论坛年会发布的100项新技术新产品和100项国际技术交易项目,为全球创新合作搭建了平台。龙头企业发布需求、中小企业对接资源,这种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模式,正推动中国创新生态的不断完善。在创新生态中,各方主体互利共赢1.6万家孵化机构培育创新种子,420家技术转移中心架设转化桥梁,智能服务平台促成超万项成果落地。这种深度融合,正是新质生产力生长的最佳注脚。

海纳百川,绘就合作新图景开放是创新的天然基因,中国以广阔胸怀拥抱全球智慧。国际科技赛事吸引75国项目同台竞技,科研设施面向世界共享机时,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覆盖161个国家和地区长安链的无保留开源、怀柔科学中心向全球开放科研设施机时,彰显了中国推动科技普惠的包容态度。目前,中国已与161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科技合作关系,加入200多个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为全球创新注入了中国力量。中国秉持开放合作的坚定信念,赢得跨国企业持续加码投资。从开源社区的无私贡献,到国际联合研究的深入开展,中国正成为全球创新网络的关键节点。

“执大象,天下往”,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科技创新已进入积厚成势的新阶段。中国以创新为引领,以合作为纽带,正在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新范式。未来之中国,必将以更澎湃的创新活力,更开放的合作姿态,与各国共绘人类科技进步的新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