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桥镇《花海织就振兴路 文旅融合谱新篇》☆
日前,2025年全国春季旅游宣传推广活动在安徽黄山正式启动。活动以“花期乡遇”为主题,推出32条乡村旅游线路,启动“百村百味”餐饮提升行动,并发布全国“春时花海”赏花地图,为游客提供丰富的春季出游选择。系列举措精准对接民众出游需求,有效促进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推动乡村旅游从单点发力向全域联动转型,为乡村振兴探索出文旅赋能的有效路径。 以花为媒,激活乡村旅游“美丽经济”。春天是花的季节,也是乡村旅游的黄金期。此次推广活动精心策划的32条“花期乡遇”线路,覆盖了樱花、桃花、牡丹、梨花、油菜花等不同花期景观,让游客在不同时节都能邂逅最美的乡村风光。例如,江西婺源的油菜花海、安徽砀山的万亩梨园、河南洛阳的牡丹盛会,都成为春季旅游的热门打卡地。这种“赏花经济”并非简单的观光旅游,而是通过“花海+文化”“花海+体验”“花海+产业”的模式,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乡村旅游附加值。在云南罗平,油菜花节期间不仅吸引摄影爱好者,还带动了蜂蜜、菜籽油等农产品的销售;在山东菏泽,牡丹花会结合非遗展示、汉服体验等活动,让游客在赏花的同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百村百味,“舌尖上的乡愁”撬动消费升级。乡村旅游的核心吸引力之一,在于其独特的地方美食文化。此次“百村百味”乡村旅游餐饮提升行动,旨在挖掘乡村特色美食,推动餐饮标准化、品牌化发展,让游客“吃得放心、吃得有故事”。在活动现场,安徽的臭鳜鱼、毛豆腐,重庆的火锅、小面,宁夏的羊肉、八宝茶等地方美食集中展示,不仅让游客大饱口福,也让乡村美食成为旅游营销的重要抓手。湖南湘西的腊肉、江西赣南的客家酿豆腐,不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乡土文化的传承。餐饮是旅游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乡村餐饮品质,不仅能延长游客停留时间,还能带动农产品销售和农民增收。部分乡村旅游目的地推出的“农家宴+采摘体验”模式,更是让游客在品尝地道美食的同时,参与农事活动,增强互动性和趣味性。 联动赋能,共绘春季旅游“同心圆”。此次推广活动的一大亮点,是全国多省份联动参与,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协同推广模式。安徽、辽宁、江西、山东、河南、湖南、重庆、云南、宁夏等地纷纷推出特色旅游产品,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向全国游客推介春季旅游线路。这种跨区域合作,不仅避免了同质化竞争,还形成了资源互补、客源互送的良性循环。东北的游客可以沿着“花期乡遇”线路南下赏花,而南方的游客也可以反向体验北方的春季风情。活动中的旅游供需对接环节,在促进景区、旅行社、民宿、餐饮等产业链上下游合作的同时推动了旅游市场的整体繁荣。 2025年全国春季旅游宣传推广活动,不仅是一场文旅盛宴,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通过“赏花+美食+文化+产业”的多元融合,乡村旅游正从单一的观光游向深度体验游转变,从季节性火爆向全年常态化发展迈进。未来,各地还需进一步优化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服务质量,推动智慧旅游建设,让游客“愿意来、留得住、还想来”。同时,要注重生态保护,避免过度商业化,让乡村保持原真性和可持续性。 春潮涌动,万象更新。随着文旅融合的深入推进,乡村旅游将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让广袤的乡村大地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越来越多的乡村能够依托自身特色,走出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致富之路,让“春日经济”绽放更持久的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