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镇《以丽江古城为鉴,探寻文旅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之路》
“这里的文化、风光、民俗都非常吸引人,文旅融合促进了经济发展。文旅产业要走一条持续、健康的发展之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丽江古城时的这一重要指示,为文旅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丽江古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有着800多年的历史,是多民族文明交融的结晶,更是“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重镇,其在文旅融合发展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值得深入剖析与借鉴。 文化是文旅产业的灵魂,保护与传承是根基。丽江古城内的建筑融合了汉族、白族、彝族、藏族、纳西族等多民族的文化特色,独特的“三眼井”文化体现了纳西族先民爱水节水的智慧,且被延续至今。木府作为丽江古城的文化地标,其建筑风格既具明代中原建筑风采,又保留唐宋时期中原建筑的古朴粗犷,彰显着历史的厚重。还有“天雨流芳”所蕴含的“去读书吧”的劝学深意,体现了当地重视文化教育的传统。这些文化元素是丽江古城的魅力所在,是吸引游客的核心竞争力。文旅产业要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敬畏历史、敬畏文化,像丽江古城这样,对文化遗产进行整体性、系统性保护。从硬件设施上,加大对古建筑、历史遗迹的修复与维护力度;从软性文化上,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文化传承人,让古老的技艺、民俗、音乐、舞蹈等在新时代绽放光彩。只有根基稳固,文旅产业才能枝繁叶茂。 创新是文旅产业发展的动力,融合与拓展是方向。在文旅产业发展中,创新与融合至关重要。丽江古城推出“剧本+古城文旅项目”的沉浸式剧本游戏,将丽江的人文、历史、非遗等内容串联起来,配合游戏与体验互动,给游客带来全新的文旅沉浸式体验。这是对传统文旅模式的创新突破,将文化以更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给游客,增强了游客的参与感与粘性。文旅产业应积极拓展边界,推动“旅游+”模式。一方面,与科技融合,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技术提升景区管理和服务水平,打造智慧旅游;另一方面,与教育、体育、康养等产业融合,开发研学旅游、体育旅游、康养旅游等新业态。比如,聚焦教科旅,发展天文、生态、地质等科普旅游;聚焦康体旅,推出户外运动精品线路等,满足不同游客群体的多样化需求。 可持续发展是文旅产业的目标,生态与民生是保障。文旅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民生保障。丽江古城山水相依、人城共融,优美的自然生态与独特的人文景观相得益彰。在发展文旅产业过程中,要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保护好生态环境,避免过度开发对自然造成破坏。同时,要注重民生,让当地居民从文旅产业发展中受益。丽江古城通过一系列举措,如规范民居修建审查审批流程,完善遗产地一体化发展制度,既保护了古城风貌,又保障了居民的权益;通过建立“党员服务驿站”“党群服务中心”等,吸纳流动党员和群众参与古城保护,增强了居民的归属感和责任感;通过解决经营户孩子放学后无人管理、做饭难等问题,让居民安心从事文旅相关产业。只有保障了生态与民生,文旅产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真正做到长盛不衰。 文旅产业作为综合性产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以丽江古城为范例,各地应结合自身特色,在文化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发展,在产业融合拓展中寻求突破,在生态与民生保障下实现可持续发展。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坚定不移地走持续、健康的文旅产业发展之路,让文旅产业成为展示中华文化、促进经济繁荣、提升人民幸福指数的亮丽名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