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霞镇《保护古镇资源,促进文旅融合可持续发展》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和云南考察。在云南丽江古城,总书记详细了解古城营建历史、纳西族民居特色和当地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等情况。总书记说,这里的文化、风光、民俗都非常吸引人,文旅融合促进了经济发展。文旅产业要走一条持续、健康的发展之路。 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城、古镇、传统村落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文化遗产,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也是地方发展文旅产业的优势资源禀赋。据统计,全国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42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近800个、中国传统村落8000多个。无论是云南丽江古城,还是江苏苏州的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木渎古镇、泰州的溱潼古镇,都有千年历史。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的时候,曾特意来到苏州了解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缮、利用的情况,步行察看古街风貌,观看苏绣制作,体验年画印刷。 文化名城古镇和传统村落的保护刻不容缓,需引起极端重视。我们要清醒地看到,现实中,不少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古建筑及风景名胜整体风貌保护力度不够,许多文化遗产缺乏有效传承和传播。据统计,近30年来,中国有90万个自然村消失,其中不乏承载着千年历史的传统村落。这不仅是建筑的消亡,更是文化的断裂。因此保护古镇传统村落,不仅是对历史的交代,更是对未来的责任,是刻不容缓的任务使命。 推进古镇村落保护,需要有效的长效机制制度。地方政府和为政者应将健全的机制和制度作为有效管护古镇村落的最长远的保障。对于古城、古镇和古建筑,要修旧如旧,在维修和改造过程中,应严格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尽可能使用原材料和传统工艺,维护其历史风貌和建筑特色,保持古镇村落的原真性,这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尊重,也是保护文化遗产的必然要求。在做好维护、修缮的同时,还应注意加强对古建筑、消防、安全等方面的管理,防止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 促进活化利用是古镇村落保护的重要法宝。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旅游产业,才能更好实现可持续发展。位于江苏泰州的溱潼古镇依托院士旧居、山茶院等景点打造沉浸式文化旅游体验,举办每年一度的“溱潼会船节”等传统文化活动,走出了一条文旅融合,活化利用古镇资源的创新之路。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各地都有自己的独特历史文化资源,需要管理者因地制宜,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情况,合理利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让文化“动起来”,使之成为人们了解历史文化的窗口,激发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通过旅游收入反哺保护工作,实现保护与发展的良性互动,促进文化旅游业更深层次的融合发展。 让陈列在大地上的遗产活起来,既要保护有形的古城古镇、村落、民居、特色建筑风貌,又要推动创新性发展,创造文旅融合新业态,从而让古镇村落不断焕发新的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