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桥镇《聆听“两会春信”,奔赴绿色低碳之约》☆
三月的北京,玉兰初绽时携来两会春讯。当“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幅超过3%”的数字跃入政府工作报告,恰似春风掠过山河,将神州大地的绿色脉动化作具象诗行。这抹跳动着生态文明基因的百分比,是中国向世界呈递的绿色名片——在气候治理的全球棋局中,中国正以“生态优先”为笔,蘸取清洁能源的墨韵,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宣纸上挥就新时代的《千里江山图》。 在全球气候治理格局深刻变革的当下,绿色低碳发展已从单纯的环境议题上升为国家战略选择。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定践行多边主义,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左右”列入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提出“加快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等举措,致力于以产业结构升级为突破口,推动能源革命向纵深发展,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为全球生态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向“绿”而行,守护“蓝天如洗,碧水盈盈”的“生态底色”。面对当今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方向,无论是2021年出台的《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抑或是2024年发布的《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我国始终坚持以政策兜底保障,不断将资金、技术等资源向绿色低碳领域集聚。放眼全国各地,从福建泉州数字经济产业园内,3D打印生产技术避免重污染酸洗工序和边角料浪费到江西抚州,黎川陶瓷产业研究院成功攻克耐热陶瓷原料关键技术,推出无锂配方降低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各地正不断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发展“含绿量”“含金量”。 点“绿”成金,绘就“水清岸绿,和谐共生”的“发展亮色”。新时代以来,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取得历史性突破,能源供给保障能力全面提升,有效支撑了美丽中国建设。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新增装机2.1亿千瓦、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2.51万亿千瓦时。这些数字所展现的,不仅仅是简单的量化指标,更是中国对可持续发展的庄严承诺。从第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投入商运到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并网发电再到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的蓬勃发展.......中国正在以能源技术方面丰硕的创新成果、能源“含绿量”“含新量”的逐步稳进书写一份绿色低碳发展的时代答卷。 聚“绿”凝心,尊重“四时有序,万物有时”的“自然本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严格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资源需求大国,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的现实挑战,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破解资源环境瓶颈的必由之路。10年来,我国坚持在能源安全新战略的指引下稳中求进、久久为功,目前主要资源产出率已提高约60%,循环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2024年10月,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成立,最大限度挖掘“新三样”等产品的循环利用价值,力促“新三样”固废循环利用。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通过完善政策法规、加强技术创新、培育循环文化,中国正在走出一条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新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