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界镇《启动科技强农“六百工程”,答好新时代农业强国答卷》
2025年3月12日,江苏省正式启动科技强农“六百工程”及农技人员“三心服务”行动,旨在通过三年时间(2025——2027年)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高水平建设农业强省、服务全国农业现代化提供“江苏方案”。这一工程的实施不仅彰显了江苏在农业科技领域的引领地位,更为我国破解农业“卡脖子”难题、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了重要示范。 科技赋能,下好农业强国“先手棋”。“六百工程”以“六个百”为核心抓手,构建从技术研发到应用推广的全链条创新体系,通过协同建设百个农业科技平台载体,整合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资源,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在著名的生物育种钟山实验室和长三角农业科技产业化发展联盟,我们聚焦基因编辑、凝神智能育种,以前沿科技解答好科技成果转化的新时代农业强国答卷,2024年江苏粮食总产达762亿斤,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突破9284.6亿元,为全国农业强国建设了良好标杆。 服务护航,守好农村居民“钱袋子”。“六百工程”立足强化企业创新主体,推动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突破500家,加快农机装备智能化与绿色化升级,助力农机产业链年产值超720亿元,跟透过企业阵地辐射全省,通过示范应用新品种、新技术和新装备,加速特优质稻麦、耐盐碱作物等标志性品种的培育与推广,以优种促优粮;优选培育百名“新农人”领头雁,辐射带动家庭农场、合作社等主体发展,形成“万人雁阵”效应。更招募派遣万名专家下沉田间,通过“上心、细心、用心”的驻点服务,构建“零距离、零门槛”推广模式,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变革开路,打造农业“新质生产力”。“六百工程”聚焦智慧农业、绿色农业等方向,推动农业生产从“经验依赖”转向“数据驱动”。在2024年,江苏提出加快现代农业“智改数转网联”,建设智慧农场200个,推广农用无人机应用场景,并打造全国丘陵山区适用农机研发先导区。这些举措将推动农业生产效率与可持续性的双重提升。江苏以全国3.2%的耕地贡献5.5%的粮食产量,探索出“平台+企业+技术+人才”模式,为其他省份破解科技成果转化难题提供可复制路径。 江苏“六百工程”的启动,既是落实中央“农业新质生产力”部署的关键举措,也是我国农业从传统向现代跃迁的缩影。通过科技赋能、人才驱动与机制创新,江苏正为全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探路,其经验将助力中国农业在全球竞争中抢占先机,书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未来,随着工程的深入推进,“江苏智慧”或将成为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一张亮丽名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