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镇《同心共圆中国梦,奋楫扬帆再出发》
3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友谊宾馆亲切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交流讨论、听取意见。次日下午,总书记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共商军队建设。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全国两会铺展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画卷。 历史长河奔涌向前,时代浪潮澎湃不息。从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到星辰大海的航天征程,从科技自立自强的突破到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团结奋斗”始终是中华民族逐梦前行的精神密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同心圆”不仅是几何图形,更是凝聚共识、汇聚力量的象征。以人民为中心,以团结为纽带,以奋斗为底色,共筑网上网下同心圆,正成为新时代奋进中国的鲜明主题。 画好基层治理“同心圆”,需根系向下,枝叶向阳。作为社会治理的“末梢神经”与凝聚人心的“前沿阵地”,基层既是民情民意的“传感器”,更是民生福祉的“守护者”。社区街巷间,江苏政务服务改革如春风细雨般滋润基层大地。2024年,江苏省数据局联合5家省级部门印发《推动“基层高频事项一平台办理”提升基层治理能力试点实施方案》,将多部门系统统一融入政务服务平台。目前,该系统已部署至1244个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实现全省乡镇(街道)全覆盖,开设基层人员账号25828个,累计办事472400件。在无锡,依托此系统打造“一平台办理”专区,实现数据共享,如水电费、燃气费补贴等事项,符合条件即可“无感”办理,让数据助力基层治理更精准,推动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让基层“同心圆”既有筋骨、更显温度。 画好发展实践“同心圆”,需创新驱动,开放共赢。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同心圆”的半径不断延伸。2024年,南京全市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增长4.5%左右,获29个国家科学技术奖,居全国城市第三,国际知名出版机构施普林格・自然发布的“2024自然指数-科研城市”显示,南京位居全球第五。苏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7万亿元(预计数),增长6%左右,增速居全国GDP万亿级城市前列。在科技自立自强的征程中,中国空间站的璀璨星光与“人造太阳”的炽热光芒交相辉映,国产大飞机的每一颗螺丝钉都凝聚着千万人的智慧。这种集众智、聚众力的创新生态,构成了“同心圆”最坚实的底座。 画好文化认同“同心圆”,需根脉相连,情感相系。文化是凝聚人心的深层力量。当国潮在Z世代中掀起巨浪,当非遗以年轻化表达破圈重生,“何以中国”的答案愈发鲜活。危难时刻的文化力量更显磅礴:河南暴雨中的“救命文档”、泸定地震后的“无人机灯光秀”,无数平凡人用行动诠释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民族基因。正如网友所言:“我们素未谋面,但我们血脉相连。” 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从“一穷二白”到“全面小康”,历史反复证明:团结的同心圆越大,奋进的力量就越强。党的二十大擘画的宏伟蓝图,需要每个个体“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无论是田间地头的红马甲,还是云端跃动的点赞声,抑或是实验室不灭的灯火,皆是时代同心圆上闪耀的经纬坐标;当快递小哥的电动车穿梭成流动的“民情驿站”,当银发网民的手指在屏幕间传递温暖,当青年科学家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无数个体的微光便汇聚成照亮复兴之路的星河。 面向未来,我们当以“众人拾柴”的合力、“滚石上山”的韧劲,继续扩大团结的半径,让每个人都能在同心圆中找准位置、贡献力量,让“中国号”巨轮在凝心聚力的浪潮中,奋楫扬帆驶向民族复兴的光辉彼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