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泰兴网欢迎您!  
  • 注册
  • 2025年5月2日 星期五 农历 4月5日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先锋e评 > 正文

延令街道《具身智能,开启AI新时代》 ☆

2025-03-12 作者:沈若 浏览次数:54

今年全国两会上,“具身智能”一词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迅速吸引各方关注。具身智能简单来说,就是让人工智能“拥有身体”,赋予其畅想与实践的多重效用。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书写“道”与“”相融合的现代篇章时我们正在创造一种新型智能文明。2024年8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与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共同发布的《具身智能发展报告》显示,新一代人形机器人通过分布式触觉传感器网络,已能实现0.01牛级别的压力感知精度,其触觉灵敏度接近人类指尖水平这种认知方式,彻底颠覆了传统AI依赖数据标注的被动学习模式当人工智能开始拥有身体,当算法开始感知自然法则人工智能突破虚拟与现实的界限,引发新一轮革命。

工信部数据显示,具身智能使单位工业产值能耗下降19%,材料损耗减少27%。“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当“”与“巧”在同一个体上显现,带来的将是生产力革命、‌老龄化破局、‌国际竞争重构‌等战略机遇。

制造领域的具身实践更显技术精度。2024年12月,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宣布,其研发的工业机器人集群已在3C电子制造领域实现99.2%的装配良率,将传统产线效率提升40%‌。当具身智能开始锤炼人类的技艺境界,AI将构建起感知、行动与思维相统一的智能新形态。

民生领域的具身实践更显人文温度。2025年春运期间,杭州东站部署的“晓驿服务机器人,不仅实现38种方言的实时互译,更能通过肢体语言识别旅客紧急需求,成功处置23起突发状况‌。通过具现化服务智慧,冰冷的机械获得感同身受”的温度,技术的人文价值得到前所未有的彰显。

教育领域的具身实践更显思想深度智能笔迹分析系统可实时监测学生注意力曲线与知识掌握度,预警准确率达89%,部署具身智能终端的智慧教室,能自动调节光照强度与空气成分,使学生疲劳指数降低31%,记忆留存率提升19%藉此,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将在具身智能的加持下逐步得到实现。‌‌

具身智能的快速发展,还需要以文明智慧把握技术伦理在技术演进中如何保留“人”的文明思想,是智能时代的必答题。今年2月,某社交机器人因情感交互算法过度拟人化,导致23.6%用户产生病理性依赖的案例,暴露出人机关系的新课题在追求智能进化的同时,我们必须守住人机双方伦理底线,让技术真正地服务于人。

今年以来,“具身智能这项技术已从实验室走向国家战略层面站在人类文明新的十字路口,具身智能必将成为连接数字文明与现实世界的精神桥梁,这是智能时代对知行合一最富创造性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