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霞镇《推进“中医药+”赋能高质量发展》 ☆
推进“中医药+”赋能高质量发展 赵群 张骏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关于中医药部署表述增多,自2005年至今,“中医药”已经连续21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增强民族自信,勇攀医学高峰,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要借中医药发展大势,推动中医药现代化,激活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动能。 发掘中医药宝库精华,因人施“方”。推动中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要固本清源,一方面应加强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制定和完善药材种子、苗木、种植技术、采收和加工一系列文章,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种养全过程追溯体系;另一方面,加大濒危中药材资源保护区建设力度,促进中药材资源可持续利用。加大对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保护传承力度,创新传承方式,结合“中医药+养生”,用大数据与AI技术叩响中医药的大门,将“药食同源”“针灸理疗”等传统中医元素融入现代都市生活,使传统食疗文化焕发新机,让每一份药膳配方既遵循“四气五味”的传统智慧,又契合个体的实时生理状态。 新业态发展韧性强,提升中医药文化品牌。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中医药产业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健康需求为导向,涵盖医疗服务、健康管理、养老服务等多领域的大健康全产业链升级与革新正不断加快推进。只有跟上时代的脚步,促进中医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为中医药发展源源不断注入活力。持续开展岐黄学者培养等项目,注重培养中青年骨干人才和传承人。实施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要立足当地资源,聚焦“中医药+”融合发展,推出中医药康养项目,促进“中医药+文旅”融合提质升级,增加旅游的趣味性,形成特色文旅线路,使中医药成为群众促进健康的文化自觉。 科技创新活力足,让中医药更好造福人类。科技创新是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近年来,人工智能的兴起为中药事业和产业现代化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大模型、云计算等技术大大推进了中医药在疾病防治、药物研发,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快速进展。要立足已有的产业智能制造优势,积极推进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创新应用,加快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充分发挥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活力与作用,在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上强引领、探新路,推动中药产品向创新、绿色、高端化方向升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