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泰兴网欢迎您!  
  • 注册
  • 2025年5月3日 星期六 农历 4月6日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先锋e评 > 正文

让“巾帼星光”照亮复兴征程 ☆

2025-03-07 作者:元竹镇 陈梦婕 浏览次数:51

三月的江南,早樱绽放在青石巷陌,玉兰挺立于粉墙黛瓦之间。当第115朵国际妇女节的礼花在新时代绽放,我们看见7亿中国女性如同璀璨星河,以信仰为光、奉献为焰、温柔为暖,在民族复兴的天幕上勾勒出震撼世界的光谱。她们用柔韧的脊梁擎起社会发展的穹顶,在历史长卷中镌刻下“半边天”的永恒印记。

当向警予在1922年主编《妇女周报》点燃思想火炬时,她或许预见了百年后中国女性创造的文明奇观——30.4%的女性党员占比较建国初期增长20倍,这个数字在脱贫攻坚战场升华为1804座“她丰碑”,在科技创新领域裂变为45.6%的科研攻坚力量。从王亚平太空授课划出的宇宙轨迹,到陈薇院士团队55天研发新冠疫苗的中国速度,当代木兰们正将马克思主义信仰转化为改变世界的能量。正如敦煌壁画中反弹琵琶的飞天,新时代女性既传承红色基因,更在量子计算机前书写新的真理诗篇。

当大庆油田“铁姑娘采油队在零下40℃创造年产30万吨奇迹时,当张桂梅在滇西群山间用教育之光点亮1804个女孩的人生时,中国女性重新定义了奉献的维度。改革开放以来60.7%的女性就业率,在数字经济时代升维为彭蕾缔造的万亿级电商生态,在乡村振兴战场具象为玉米站长”李晓霞带领村民将荒山变为2.8万亩粮仓。这种超越性别的担当,如同三星堆青铜神树般深植大地、向阳生长,见证着女性从家庭走向时代的史诗蜕变。

在苏州博物馆的秘色瓷莲花碗前,我们读懂了女性守护文明的密码——全国82%的“最美家庭由女性主导家风建设。从岳母刺字的墨香穿透千年,到鲁曼创办留守儿童之家的数字课堂,中国女性用情感智慧编织着文明经纬。当云上家风在直播间传承耕读古训,当妈妈评审团”守护网络清朗空间,传统美德在数字原野上绽放出新的文明之花。这种温柔的力量,恰似良渚玉琮上的神人兽面纹,在守护与创新中永续文明血脉。

站在历史交汇点回望,从海拔5000米的边防哨所到深海10000米的科考船舱,从三尺讲台到联合国讲坛,中国女性正以信仰为锚、奉献为帆、温柔为桨,在民族复兴的航道上书写人类文明的新篇章。这既是三八妇女节跨越三个世纪的精神回响,也是文明长河奔涌向前的永恒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