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人民至上”,共绘发展新蓝图 ☆
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三次会议在北京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内容丰富、数据详实、任务明确、重点突出,既是一份成色十足的2024年中国经济“成绩单”,更是一张中国式现代化在新时代坐标轴上的发展新蓝图。 “城镇新增就业1256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5.1%”“粮食产量首次跃上1.4万亿斤新台阶”……一个个亮眼的数据折射出“民之所盼”与“施政所向”的高度契合。“更大力度稳定和扩大就业”“强化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完善社会保障和服务政策”……一个个明确的重点任务映照出“庙堂之高”与“江湖之远”的同频共振。从2024到2025,变化的是时间线,不变的是为民之心、惠民之情,是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 翻开2024年的国家账本,民生支出被放在优先位置,一系列顺民意、惠民生的举措在一帧帧求真务实的剪影中、一幅幅真抓实干的画面中绘就成一张有温度、见实效的民生答卷。全国386个城市新建2254个养老服务设施,1315个县出台面向家庭的入托消费券,以及面向托育机构的建设补贴、运营补贴等支持措施,聚焦“一老一小”的民生关切,“朝夕美好”被稳稳托举;全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超8400万人,占职工总数20%以上,高质量充分就业24条正式出台,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政策合力充分凝聚;91种新增药品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范围扩围,金额超500亿元,医保制度改革持续深化……一个个政府工作报告中作出的承诺正在变成老百姓身边可观可感的美好现实。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谋划“十五五”规划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立足关键节点召开的两会聚焦就业、住房、养老等民生领域热点问题更加诚意满满,“人民”二字分量十足。将就业友好指数纳入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的评价标准,推行“以旧换新”政策盘活存量房市场推动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通过系统性改革构建覆盖城乡、普惠可及、持续发展的养老服务体系……务实之言与利民之策汇聚成增进民生福祉的发展之力,人民至上的“主旋律”始终闪耀在砥砺奋进的新征程上。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关系国运。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广大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在不断升级。保障和改善民生不会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公平的就业环境、更有质量的教育、更加便捷的医疗服务……一系列“更”,既是民心民意的汇流激荡,也是治国理政的把脉定向,更是民生期待与宏大叙事的双向奔赴。 阔步春风,共赴新程。2025年全国两会展现中国信心,昭示光明前景。当民有所呼政有所应,当民主民意交融共鸣,当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贯穿全面深化改革的始终,我们正凝心聚力、乘势而上,向着中国式现代化奋力进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