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泰兴网欢迎您!  
  • 注册
  • 2025年5月2日 星期五 农历 4月5日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先锋e评 > 正文

新能源下乡,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2025-02-27 作者:泰兴高新区 王婷丽 浏览次数:100

为进一步释放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近日财政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交通运输部办公厅日前联合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申报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2025年计划支持75个试点县改善充电基础设施。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正在逐步向乡村地区下沉市场渗透,预计到2030年,我国农村市场的电动汽车总保有量或将超过7000万辆,市场规模或达到5000亿元。新能源发展模式在我国农村地区必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普及和应用,这必将给乡村全面振兴带来强劲驱动力量。

发挥绿色优势,提升农村发展水平。新能源汽车以其“绿色环保”的绝对优势,改善乡村居民出行,拉近城乡时空距离。这对于农村逐步取代传统能源,持续实现乡村“原生态”,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各地乡村也在整合自身资源优势,推动生态旅游、绿色农业等一系列产业发展,进而形成农村地区经济、文化、环境等多方协同发展效应,有效提升农村发展水平。

强化设施布局,促进乡村经济繁荣。2024—2026年,国家财政部、工信部、交通运输部将加强重点村镇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规划建设。今年是三部门开展“百县千站万桩”试点工程的第二年,各地各部门要将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纳入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统筹布局新能源发电、储能、输配电等设施,为乡村地区提供清洁、可再生的能源供应,改善乡村能源结构。同时,新能源又是乡村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带动了充电桩建设、电池回收利用、车辆维修保养等上下游产业链落地乡村,增加乡村大量就业机会,促进乡村经济繁荣。

探索能源转型,构建“多能融合”体系。农村能源作为我国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能源低碳转型的重要引擎和抓手。《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农村目前年用电量不到3500亿千瓦时,农村的实际用电量仅为农村未来屋顶光伏发电潜力的1/5。各地可以利用农村屋顶资源做光伏发电,既可以满足农村生活、生产和交通的全部用能,又可以有效推动农村全面电气化,富裕电力还可输出到大电网,支持国家能源系统。依托绿色发展理念,探索“多能融合”,不仅构建了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农村新型能源体系,也为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提供了动力与活力。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要持续推动农村经济向绿色方向转型,不断增强村民环保意识,让低碳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