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墨重彩谱写“人钱地”三重奏 ☆
日前,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向社会公布。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锚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国目标,以一以贯之的政治本色、为民情怀与担当作风,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作出了系统部署,将深化农村改革贯穿全篇,为农业改革注入强劲动力。 筑巢引凤来,集能汇智激活人才引擎。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在推动农业强国建设的征途中,人才始终是制约发展的瓶颈。如何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身到乡村振兴事业中,一直是横亘在各地政府面前的难题。针对于此,各地从未停下解题的脚步,因地制宜出台走心走实的人才政策,“筑巢引凤”聚人才,加快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固巢养凤”留人才。此外,也要着力挖掘本土人才,深入人民内部,让“老把式”“土专家”等实用型人才得以大显身手,在人才的“输血”和“造血”上下功夫。 奏响发展曲,产业振兴渲染富民图景。乡村发展贵在富民,人民群众“米袋子”“菜篮子”“油瓶子”稳定供应的同时,也要保障好广大农民的“钱袋子”。近年来,我国相关部门多措并举,深化改革。以“新”促“兴”,在土地制度上探索创新举措,打破传统农业用地局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以“特”增“收”,大力培育乡村新兴产业,加快乡村文旅融合的脚步,不断提升乡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拓展农民征收渠道;加大稳岗就业政策的支持,提升农民就业创业的保障和质量,在保底分红、产业增值多方面为农民收入托底,让农民共享乡村振兴机遇。 民以食为天,担当作为充盈大国粮仓。“洪范八政,食为政首。”粮食安全是头等大事,保障粮食供给和农业生产是重中之重,今年一号文件也依旧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摆在首要位置。这些年来,江苏始终坚持藏粮于地与藏粮于技相结合,稳住粮食安全这块“压舱石”。在苏州,探索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优化空间布局,解决农村耕地碎片化的发展瓶颈;在泰州,大力推动良田良种良机良法集成配套推广,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在盐城,运用新技术、新方法,充分挖掘盐碱地综合利用潜力,让盐碱地也能长出“好丰景”……江苏省持续增强自身的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昂首阔步走在建设新时代鱼米之乡的路上,为筑牢“大国粮仓”贡献更多“江苏力量”。 聚焦“人地钱”,乡村振兴的激昂乐章已经奏响。站在新的起点上,激荡振兴的内生动力,让中国技厚植好耕地,让中国碗装满优质粮,让人民幸福“升温”在一粥一饭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