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泰兴网欢迎您!  
  • 注册
  • 2025年5月17日 星期六 农历 4月20日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先锋e评 > 正文

光影为舟,山河为卷 ,体验从银幕到现实的“中国魅力”之旅

2025-02-19 作者:黄桥镇 沈洁 浏览次数:56

伴随着《哪吒之魔童闹海》《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唐探1900》等多部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的热映,2月17日,“跟着电影游中国”活动启动仪式在北京中国电影博物馆举行。这一活动的启动,既是文化自信的具象表达,也是中国以电影为媒介、以旅游为纽带,向世界递出的一张立体化“国家名片”。当《哪吒之魔童闹海》的奇幻神话、《封神第二部》的史诗气魄与《唐探1900》的悬疑冒险在全球银幕掀起热潮时,电影中的中国意象已悄然成为国际观众认知中国的“新坐标”。

光影叙事,文化破壁——中国故事的国际共鸣从《哪吒》系列对传统神话的颠覆性重构,到《封神》系列对东方美学的极致呈现,再到《唐探》系列融合悬疑与喜剧的全球化叙事,这些影片不仅传递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更通过现代电影工业的视听语言,消弭了文化差异的隔阂。北美、欧洲、澳新等地的票房热潮与观众口碑证明:中国故事无需刻意迎合,只需真诚表达,便能引发跨文化共鸣。

银幕引路,山河入画——从“心动”到“身动”的文旅转化当电影镜头成为旅游指南,银幕内外的风景便成了最生动的“国家宣传片”。《哪吒之魔童闹海》中虚实交融的山水意境,让观众对张家界的奇峰云海心驰神往;《封神第二部》里西岐古战场的恢宏场景,将陕西历史文化的厚重感直观呈现;《唐探1900》中跨越时空的上海外滩与南洋风情,勾勒出中国城市的多元面貌。活动中,青岛东方影都、横店影视城等影视基地以“电影+旅游”模式,将拍摄场景转化为沉浸式体验空间,游客既可探秘电影制作的幕后科技,又能漫步于复刻的历史街巷,在虚实交错中感受中国文化肌理。这种“传播场”与“消费场”的贯通,正将海外观众对电影的“情感投射”转化为来华旅游的“行动决策”。

产业联动,价值共生——文旅融合的创新实践“跟着电影游中国”不仅是文化传播工程,更是一场产业创新的深度实验。电影企业与旅游企业的跨界合作,催生出电影主题旅游线路、影视IP衍生体验等新业态。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展示的虚拟拍摄技术,让游客化身电影主角;西部电影集团推出的“丝路影旅”项目,将敦煌壁画与电影场景结合,打造文化研学之旅;中国银联“锦绣行动”通过支付便利化,为国际游客消除消费壁垒。这些创新实践,既延伸了电影产业链的价值,又为旅游业注入文化灵魂,形成“以影带旅、以旅促影”的良性循环。

全球传播,合作共赢——中国电影的“出海”新范式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国际一流传播优势”,正为中国电影全球化按下加速键。通过与海外媒体平台合作推广、打造“中国影视作品展播季”,中国电影得以突破地域限制,进入主流观众视野。更值得关注的是,活动鼓励世界影人来华拍摄。青岛东方影都的先进影棚、横店的规模化场景,不仅为全球创作者提供硬件支持,更通过合作拍摄促进文化互鉴。这种“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双向互动,让中国电影从单一的内容输出升级为产业生态的全球共建。

从银幕上的哪吒脚踏风火轮腾空而起,到游客漫步于电影取景地的青山碧水间,“跟着电影游中国”活动正在书写文化传播的创新范式。它不再局限于单向输出,而是通过情感共鸣、体验吸引、产业协同,让世界主动走近中国、理解中国、爱上中国。当更多海外观众因电影而产生“身临其境”的渴望,当中国文旅产业因创新融合而焕发活力,这便是“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最生动的注解——以开放之姿邀世界共赏山河锦绣,以文化之力让人类命运共同体愿景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