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泰兴网欢迎您!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先锋e评 > 正文

南水北调润民生 绘就发展新篇章

2024-11-26 作者:河失镇 薛天琪 浏览次数:

一渠清水连通南北,润泽广袤大地,串联起了生机勃勃的发展图景、山清水秀的生态景观。今年是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全线通水十周年。作为国家水网的主骨架和大动脉,自2014年全面通水以来,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调水量752亿立方米,成为沿线44座大中城市的重要水源,直接受益人口达1.85亿。

承载水文化精髓,水乃生命之基,文明之源。水资源的分布塑造着文明走向,每一座历史名城皆依水而建便是铁证。长江文化、运河文化、茶文化、水乡文化、桥文化……秦汉风韵、运河风情、儒家文化、唐宋诗词、明清园林……南水北调工程不但铸就了现代水利史上的辉煌篇章,更像一条文化流动的纽带,把沿线的文化瑰宝串联起来,展现在全人类的视野之中。源头,有碧波荡漾的湖、郁郁葱葱的林;全线,一股清泉串联起众多水利枢纽。并且,线的两侧文化积淀悠长,有浩荡东流的长江,有巍峨挺拔的秦岭,有大禹治水的传说。饮水思源而续其流,需珍视祖先赐予我们的丰厚遗产,传承水利文明,增强文化自信,更加生动地向全球展现中国水文化的博大精深。

展现水生态新风貌。打牢生态基础,是推动绿色发展的关键举措。要将这条民生的福祉线、生态线筑牢、护好、用活,书写新时代的南水北调新篇章,坚决担负起“净水北送扬波千重,长河泱泱利泽万方”的历史使命。曾经干涸的河道重新焕发生机,多年断流的河流再次流淌,黄淮海平原上的湖泊、湿地、水库恢复了往日活力,关键水系和区域的生态调节能力和生物多样性显著提升。如今,不论是调水源头、输送路径还是受益区域,水质更优了、山林更茂了,物种更丰富了,发展更绿色了,一幅山水相依、共生共赢的生态文明建设画卷正缓缓展开。

激发水经济新动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催生了沿线康养、度假、绿色农业等特色产业的蓬勃兴起,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开辟了路径。例如,东线工程穿越的扬州市,依托运河资源,构建了融合生态保护、历史传承与休闲娱乐功能的运河文化生态廊道,塑造了彰显江南风情的生态旅游带。又如,济宁依托南水北调工程,打造微山湖生态旅游区、南四湖湿地公园、梁山旅游度假区等绿色旅游名片,积极探索“旅游+渔业、+文化、+科技”等新兴模式。可以说,南水北调工程之水,既是经济繁荣之水,也是创新驱动之水,持续满足沿线民众对于优质水生态、美好水生活的向往,让水经济绽放出新的活力。

南来之水,穿过崇峻的高山、越过广袤的平原,千里奔流,展现的是智慧、信仰与力量,传递的不仅是沿线水质不断向好的光影,更是一条文旅生活风景线,是向“新”而行的厚重诗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