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而行之”,促使人权保障行稳致远
近日,由中国人权研究会组织编写的《中国人权事业发展报告(2024)》(人权蓝皮书)正式发布。这是中国人权研究会自2011年以来发布的第十四部人权蓝皮书。总报告介绍了2023年我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推进人权事业全面发展的总体情况,重点就厚植民生福祉提升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保障水平,推进良法善治强化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保障,促进各类特定群体共享人权成果等进行阐释。 完善制度建设,保障人民权力。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新职业应运而生。2024年,生物工程技术人员、口腔卫生技师、工业互联网运维员、会展搭建师、文创产品策划运营师、智能制造系统运维员等19个新职业发布。职业的新同时带来了法制的新,人权保障不断填充着空白。良法善治,法制是治理的前提。以人民为导向,以需求为导向,法制的建设实实在在满足人民的需求,保障人民的权益。随着时代的更迭,法制的建设也要与时俱进,用准确普适的条例保障当下的权益。 加大普法力度,保障人民权力。走入农村,我们能感受“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自豪,能体味“采菊东南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能领会“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的和乐。农业繁荣,农民富裕,农村和谐。今日的农村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物质和精神文明得到极大提升。网络通信的广泛覆盖,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人权,维护人权。政务平台,电话热线,专人专岗,及时答复处理。但数字鸿沟的解决不是一蹴而就的,面对老年人群,特殊人群,普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定期开展,上门服务,给出直接专业的解决措施,保障群众的权益。不论地处远近,不论年幼年老,人权保障会落实到每一个地区,每一个人。 强化日常监督,保障人民权利。从想法到条例,从制定到落实,“用”这个字贯穿始末。行使权力离不开监督,监督不是束缚,不是限制,更不是不信任。只有日常监督不松劲,关口前移,绵绵用力,才能化微于无形,乃至消除末起之患。在美国家庭里,有一个能源使用反馈灯,如果家里消耗的能源过多,这盏灯就会变红变亮,通过这种反馈,美国家庭的能源消耗下降40%。一项政策需要良好的反馈系统,综合汇总分析,及时修正偏差,提升治理水平。 人权是人之为人应该享有的权利,为权利而斗争是权利人对自己的义务。自己的权利要全力争取,损害他人权利的事情绝不伸手。完善制度建设,加大普法力度,强化日常监督,全方位全过程促进人民权利的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