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泰兴网欢迎您!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先锋e评 > 正文

从考古研究中汲取文化自信力量

2024-11-08 作者:姚王街道 张晓烨 浏览次数: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博物馆参观出土秦汉简牍展,指出要继续加强考古研究,提高文物保护水平,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实支撑,让中华文明瑰宝永续留存、泽惠后人,激励人们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文化传承发展,同考古事业息息相关。回溯历史长河,从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良渚古城到探寻玉溪旧石器时代古人类世界奥秘的江川甘棠箐遗址,从表明2200年前法律制度已成体系的秦汉简牍到为探索裴李岗遗址与仰韶文化源流关系提供实物证据的小口尖底瓶……一项项考古研究成果积淀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更激荡着穿越时空、直击人心的文化力量。面向未来,从考古研究中汲取文化自信力量,勇担探寻中华文明之源的时代使命,我们必将更好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凝魂聚力。

用活用好研究成果,于改革创新中拓展文化场景。考古工作既是一项重大的文化事业,更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唯有秉持“考古是人类的事业”理念,用活用好考古研究成果,方能让其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当下,转化为厚植在群众心中的文化认同和家国情怀。从讲述敦煌壁画学术成果的“敦煌文化驿站”公益讲座到挖掘并阐释故宫文物价值的‘数字故宫’建设,再到展现千年水脉文化的“运博盛宴”……各地深化文物保护利用改革,不断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和时代价值,从群众需求出发,依托陈列展览、数字化体验、沉浸式互动等文化艺术活动活态阐释文化遗产,以文创开发和社会教育嫁接历史文化和现实生活,探索出了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新路径,改革创新的磅礴动力让文物数字化保护和共享利用不断加强,文化遗产传承转化能力显著提升。

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于有的放矢中增强文化信度。当今中国正经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走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必定伴随着对文化自信久久不息的重寻、重拾与重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高度重视考古工作,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围绕“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我国对重点遗址的调查和发掘工作已经取得了突破性、标识性成果,但考古学的研究阐释和理论构建水平仍有待进一步提升,因而必须坚持开门搞考古,加快整合资源,助推考古学与物理、化学、动物、植物、生态、环境等自然学科的交叉融合,支撑考古研究纵深发展,锚定中国特色考古学之“的”,以多学科交叉融合、完善学科知识结构、开展关键技术研发之“矢”同向发力,从而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有力支撑。

拓展考古国际视野,于合作交流中延伸文化轴线。于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国际话语权已上升至国际战略层面。近年来,伴随着党中央对考古研究和传统文化的重视,我国考古学在积极响应国家战略的同时变得更加自信、更加开放。红海之滨,中沙联合考古队“唤醒”沉睡千年的历史遗迹;埃及卢克索孟图神庙,中埃联合考古队揭开古埃及文明奥秘……一系列既“走出去”也“引进来”的中外合作考古项目既为我国考古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更为世界考古事业繁荣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立足现有成果,要持续拓展国际视野,将联合考古的阵地触角进一步延伸,涉及领域进一步扩大,着力打造政府、学术界、企业界和民间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合作平台,于考古技术、人才培养、资料共享等方面深化交流、互学互鉴,从而开辟中外联合考古广阔发展空间,不断加深国际社会对当今中国的认识和理解,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