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新时代“人水和谐”
治国必先治水。近日,由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习近平关于治水论述摘编》正式在全国发行。 水是万物之母、生存之本、文明之源。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为做好新时代新征治水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水灾害防治、水资源节约、水生态保护修复、水环境治理,开展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凝心聚力、治水安邦,本书的出版既是十年来对我国治水工作高瞻远瞩的系统回顾筹谋,更擘画出一副新时代“人水和谐”的美丽画卷。 从全局思维中破局水资源配置。中国是水资源大国,但同时存在着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匀、水旱灾害频发等诸多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想国泰民安、岁稔年丰,必须善于治水。”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纵横全国江河干流,通过全盘统筹、系统规划,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引洮工程、引汉济渭、引江济淮、珠三角水资源配置……我国先后部署推进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150项重大水利工程,我国水利工程供水能力超过9000亿立方米。护水安澜,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治水思想,正应学习思维方式,用以回答我国水治理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才能为构建中国特色水安全保障体系提供源头活水。 在实干笃行中切实增强水安全自觉。治水是一项长期任务,唯有笃行,方能不负绿水青山。十年来,为推进水安全治理,强化责任意识,河湖长制体系全面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120万名河湖长上岗履职,共清理整治河湖“四乱”问题20.16万个,黄河实现连续23年不断流,黑河东居延海连续18年不干涸,京杭大运河实现百年来首次全线水流贯通。华北地区区域地下水水位总体回升......逆水行舟,没有“一根钉子钉到底”的执着,怎能有今天的“一江碧水向东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要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全面提升防范化解水安全风险的能力和水平,牢牢守住水安全底线。 传承弘扬水文化魅力。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民族傍水而居,因水而兴,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治水史。天下之多者水也,浮天载地,高下无所不至,万物无所不润。水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黄河是“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绵延在中国的历史文脉之中;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遗产,是流动的文化.....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需要讲好水文化故事,更要要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参与治水,自觉传承水文化,为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源泉。促进人水和谐,治水兴水,让河湖变成一道道亮丽风景线,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