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文艺强音 凝聚时代力量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10周年之际,10月16日出版的第20期《求是》杂志重新发表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014年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扎根于群众生活的优秀的文艺作品,不仅能够反映群众心声,怀揣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新时代群众精神面貌,更能弘扬中国精神,凝聚蓬勃奋斗力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文艺创作提供肥沃土壤。“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也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奋斗史,经历了无数艰苦困难,才能自豪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卧薪尝胆”“精忠报国”,儒家“仁”和“礼”的思想内核、道家的“无为而治”、墨家的“兼爱非攻”……在今天,这些依然是文艺作品创作的重要灵感源泉。 文艺工作要深耕群众生活,立足于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文艺工作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将人民生活为文艺创造点,将群众文化传播,发扬。《白鹿原》立足于陕西关中生活,将陕西关中的苦难向大众传播;相声文化采用人民生活热点事件,通过趣味化的手法向群众传递欢乐;如今热播剧山花浪漫时,通过张桂梅的光辉事迹,向群众传播正能量。文艺作品来自于群众,向群众传播历史,传播欢乐,传播优秀品质,只有来自于人民,才能很好的在人民群众中流传。 文艺创作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创新是文艺的生命。在文艺创作过程中,只有不断推陈出新、取及精华去其糟粕,才能保有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在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讲好属于人民群众的故事,不能只靠翻拍、照搬。文艺创作是观念和手段相结合、内容和形式相融合的深度创新,文艺工作者要创作出符合当代人民群众审美情感和思想的作品,必须立足时代潮流,把握时代脉搏,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积极探索从新角度、新视野、新手法创作出更多原创作品,以更高质量的文艺作品讲好当代故事。 礼赞新时代、奋进新征程。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凝聚起磅礴力量,广大文艺工作者立足人民群众,以时代为主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传承中华文脉,续写时代华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