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龄行动”撑起志愿服务“半天朱霞”
近日,在中华民族传统节日重阳节来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银龄行动”老年志愿者代表回信,对他们予以亲切勉励,向全国的老年人致以诚挚问候。 当前,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提高,“银发经济”“银发直播”等新词汇屡屡登上社交平台。在新征程上,要让老年人保持良好的健康心态和进取精神,在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和谐社会氛围中,也能将自身所具备的技能服务社会,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银发力量”。 守住行动初心使命,撑起“时复携筇信步登”的信仰苍天。二十多年前,一批老专家、老教授在全国老龄委组织下来到我国的欠发达地区,他们不远千里、跨越山海,在这里传播知识、教授技能,只为“发挥余热”,服务好有需要的群众,向社会传递正能量。杨士莪院士一生“为国听海”,91岁高龄还在为“00后”讲学;102岁的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原总地质师李德生同志,一生都在为祖国“找石油”……如今,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拉钩”践行这种“二十年不许变”的理想信念加入“银龄行动”,延续关心下一代的情怀。所谓“华发如银,奉献成金”,所谓“人老心不老”,说的就是千千万万个“银龄”脚在走,心不变,最终绘就“同心圆”。各级政府需要重视“银龄”群体和这项行动,持续深入开展广泛宣传动员,不断拓宽参与渠道、搭建交流平台,在广大社会面上掀起一波热潮,让更多“大义先生”与“慈爱奶奶”能够参与进这项行动中来。务必要做好后方保障,强化“银龄行动”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管理,密切关注广大“银龄”群体的健康状况,以“时时放心不下”的姿态回应他们的各种需求,在衣食住行等方面与欠发达地区做好沟通协调,让志愿者拥有一个良好的服务环境,解决后顾之忧。 擦亮志愿服务名片,撑起“天工人巧日争新”的崭新蓝天。新时代以来,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站在新的起点,正在大踏步迈进新征程。我国志愿服务事业以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以及更加多元化的需求条件为基础,在狠抓特色、精育项目的模式下,志愿服务管理更加精细化、体系化。回望“银龄行动”二十多年的山一程,水一程,其实就是我国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缩影。看数据,700余万老年志愿者敢于担当,4000多个援助项目落在实处,4亿多人次群众从中受益。找改变,项目越来越新,政策越来越实,制度越来越好。新时代的“银龄行动”,首先要立足群众需求,关注欠发达地区群众的真正所需、所求、所想,推出一批让群众可感可及的项目,鼓励有条件、有经验的老年人参与到基层治理,让“新法子”与“土方子”产生“化学反应”,进而健全基层治理制度,推进基层民主进程。其次要争做示范、树立典型,“银龄行动”的参与主体、服务对象、服务范围都不尽相同,倘若千篇一律,既不切实际,也难以持续。一方面,要让每位老年人都能做擅长事、成得意作,将各自专长融入到地域发展规划中,真正实现供需匹配,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巧借“五老”群体的表率作用,报名一个,动员一批,在行动中形成“独特风景”。最后要常常“回头看”,反思总结行动中遇到的问题,将其作为专题研究,为提升“银龄行动”品牌内涵注入新活力。 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晴。在我们看到千千万万个“银龄”志愿者匠心坚守、用力生活、用心付出的时候,也要明白老有所为的背后应当是老有所依和老有所养。希望更多人能关注到“银龄”群体,让下一代的“半天朱霞”也能为老年人撑起一片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