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新方法“治水之患、兴水之利”
2024年10月8日,《习近平关于治水论述摘编》一书在全国出版发行。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水一直是哺育这片古老大地的重要资源。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工业的血液,是城市的灵魂,更是国家繁荣和人民幸福的基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系统治水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大部署,科学指引水利建设,不断丰富和发展新时代治水思想。“治水”是承前启后的大事,新时代要注重运用新方法“治水之患、兴水之利”。 厚植人民情怀“治水之患、兴水之利”。中华民族与水的和谐共生一直是国家发展的重要篇章。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突破,更是国家战略层面的考量。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对于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和生态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凸显,这要求我们必须加强水利建设,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通过治水,我们可以有效地防止洪涝灾害,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改善灌溉条件,提高农业产量;提供清洁的饮用水,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治水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它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民生意义。 整合传统理念“治水之患、兴水之利”。善治国者必重治水。一直以来,我国都重视水利建设,从古代的都江堰、灵渠到现代的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中国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治水经验。放眼神州大地,机器开动、挖斗破土,一座座水利工程建设正酣,国家水网建设正不断推进。从“治水先治沙”到“蓄泄兼筹”,再到“人水和谐”,这些理念不仅指导着我们的治水实践,更成为我们文化的一部分。数据为证:前8月,新开工37项重大水利工程。黄河古贤水利枢纽开工建设,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全线通水,黑河黄藏寺水利枢纽、内蒙古东台子水库下闸蓄水,南水北调中线引江补汉、淮河入海水道二期等一批国家水网重大工程加快实施。在新时代,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这些传统理念,同时结合现代科技和管理手段,推动治水工作再上新台阶。 运用协同思维“治水之患、兴水之利”。新时代的治水方略,要求我们坚持节水优先,通过推广节水技术和设备,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修复,维护水生态平衡。优化水资源配置,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是治水工作的另一重要方面。此外,加强水利科技创新,提高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现代化水平,也是推动水利事业发展的关键。全民参与的治水行动是实现治水目标的重要保障。政府要加强领导,制定科学的治水规划和政策。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采用节水和清洁生产技术。公众要提高节水意识,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全民参与,才能形成治水的强大合力。 在新时代背景下,治水已经成为全球性的挑战。“水利兴邦,治水惠民”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种行动指南。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要加强与世界各国在水利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共享治水经验,共同应对水资源危机。携手并进,以科学的态度为引领,以创新的精神为动力,以务实的作风为保障,我们共同致力于推进水利事业的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构筑坚实的水利支撑。通过我们不懈的共同努力,相信未来的中国,水将更加清澈明净,山将更加青翠欲滴,人民的生活也将更加幸福美满、安康顺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