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国新办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司长杨雪鸫表示,下一阶段,国家体育总局将全面加强场地设施建设、创新体育产品供给、以及优化相关政策措施,全方位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体育消费需求。 我国体育消费的快速增长充分体现出人民对健康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当前我国体育消费规模约1.5万亿元,预计2025年增长至2.8万亿元。放眼神州大地,球场上、健身房里、跑道上、游泳馆里……休闲体育运动犹如一道道跃动的风景,记录着人民群众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和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展现蓬勃朝气、映照美好生活。 开拓“健身场”,提升全民健身设施供给。群众体育场地设施是群众开展体育活动的硬件基础,全民健身场地质量的提升需要有针对性的解决群众“去哪儿健身”的问题,要不断扩大和优化体育设施供给,重视运动设施的日常维护和运营安全,通过先进技术进行升级改造,确保为群众提供高效智能服务。要充分利用城市和乡村中的闲置空间,将其改造成便捷的健身场所,推动健身设施实现由“多”到“好”、从“有”到“优”的全面提升,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全民健康目标。 创新“健身范”,优化升级全民健身资源。更好满足群众体育健身需求需要系统性创新,以提升整体用户体验。必须加大体育衍生产品的研发力度,增加优质体育产品与服务,从传统产品生产转向全方位服务提供。需要注重体育器械的精细化,像新型健身器材的走红、冬奥会“冠军龙服”在极寒环境中的保暖效果、碳纤维自行车的广受欢迎,以及智能操作系统跑步机的全面健身服务体验等,都表明了科技研发在体育领域的重要性。加大在新材料、新技术、新功能上的研发投入,突破体育消费壁垒,加速推进体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掀起“健身潮”,政策助力打造健康中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提出“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改革完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早在2006年,江苏省在全国率先实施“万村体育健身工程”,让全民健身与乡村振兴相辅相成;浙江省兴建全民健身中心,实现全民健身全覆盖、全参与,切实提高民众的体育获得感;广东省因地制宜,沿海经济带充分利用海洋资源,发展海上项目,让较为小众的运动“破圈”更“扩圈”……各省各地同向发力,在地域上、服务上掀起全社会参与体育运动、进行体育消费一波又一波的热潮,越来越多的运动项目再升级、齐开花,走入“寻常百姓家”。 |